您的位置:首頁得三叉神經痛的名人
問題 【三叉神經痛】 【歸檔】 15年12月12日

得三叉神經痛的名人

問題描述 現在同學去醫院做了檢查,才知道平時頭暈還有就是和乏力就是三叉神經痛這個病導致,朋友平時的時候就是很擔心,現在就是想瞭解更多來治癒這個三叉神經痛。
網友回答
2015年12月12日 21:45

你好!對於患有三叉神經痛的患者來說,平時去用金盞銀盤、牛奶樹葉、尖尾痕芋頭、大頭陳、生竹心來治癒,這個對治癒效果很好,但是建議患者最好平時的時候去用。卡馬西平是抑制神經興奮性衝動傳導緩解疼痛,需要長期服用,不能治癒,停藥即可發作疼痛。長期服藥會造成肝腎損害,嗜睡,血液系統疾病等,如造血功能障礙、白細胞減少、免疫力低下。建議你去面神經專科就診。這樣對你的病情才是有幫助的。

2015年12月12日 21:45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發生於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的短暫的、反復發作的劇烈疼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病因不明;後者由炎症、外傷、腫瘤、血管病等引起。常於40歲後起病,女性較多。中醫學稱本病為“偏頭風”、“面痛”等。 原發性三叉神經癰為驟然發生的劇烈疼痛,呈切割樣、針刺樣和陣發性。一次發作持續數秒鐘至數分鐘,可連續多次發作。疼痛部位嚴格限於三叉神經.感覺支配區內,最常見的是下顎和(或)上頜區域內疼痛。從事一些涉及三叉神經運動功能的動作(如刷牙和咀嚼)或觸及三又神經支配區域內的一些觸發點(如上下唇、鼻翼外側等)可激發疼痛的發作。嚴重者在發作時伴有同側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緩解期正常。隨病程進展,緩解期日益縮短。多為單側性,個別病人可先後或同時發生兩側疼痛。 一般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征。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青壯年多見,疼痛的部位、性質及觸發點與原發者相同。但疼痛較持久,檢查可見三叉神經等損害的陽性體征,如面部感覺障礙、角膜反射遲鈍及咀嚼肌癱瘓、萎縮等。應檢查有無腫瘤或其他病變壓迫三叉神經或累及其在腦幹內的通路。 1)三叉神經是第V對腦神經,在面部有三個分支: 1.眼支--分佈於眼球,眼瞼,前額皮膚及一部分鼻腔粘膜。 2.上頜支--分佈於眼裂和口裂之間的皮膚。上頜的牙齒及鼻腔等。 3.下頜支--是混合神經(既有感覺又有運動纖維)。 2)誘因: 主要面部的機械刺激,如說話,洗臉,刷牙,咀嚼,剃須,打呵欠,涼風吹等。 突發三叉神經痛無預兆,疼痛如閃電般的突然來臨,為短暫而劇烈的刀割樣或撕裂樣或電灼樣痛,嚴重時伴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面部發紅,結膜充血,流淚,流涎。疼痛多在白天發生,生次持續數秒鐘到數分鐘,間歇期無任何症狀,經一段時間後突然復發。疼痛有時與季節有關。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症狀不如原發性典型,發病較年輕,疼痛是持續性,有聽力障礙,面肌抽搐或麻痹等。 3)防治方法: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應針對原發病因進行相應治療。原發者治療以止痛為目的。 1.西醫藥治療 ①卡馬西平:為首選藥物,初服100毫克,日2次,服1日以後每日增加100毫克,直到疼痛停止。每日最大量不應超過1咖忉e,以後逐漸減小藥量,確定最小有效量維持。但應定期檢查肝功能與造血功能,孕婦忌用。副作用參見藥物書籍。 ②苯妥英鈉:初服100毫克,每日3次;如無效可每日增加100毫克,最大量不超過每日600毫克。如產生頭暈、行走不穩、跟球震顫等中毒症狀應立即減量到中毒反應消失為止。 ③以上藥物治療無效以後,可用氯硝西泮4--6毫克/日,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態不穩。 2.中醫藥治療 ①風寒阻絡:顏面陣發性疼痛,緊束感,遇寒加重,遇熱稍減,或伴惡寒發熱,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取川芎20克,荊芥、防風、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細辛3克,全蠍5克,蜈蚣3條,薄荷、生甘草各6克。此方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②風熱傷絡:面部灼熱疼痛,遇熱加重,惡風,微渴,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用桑葉、白菊花、連翹各12克,葦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荊於10克,川芎9克,全蠍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此方疏風散熱,通絡止痛。 ③痰火上擾:面部陣發性悶脹灼痛,常進食時發作,局部喜冷涼,頭昏而沉,口渴不欲飲,時吐痰涎,胸浣痞悶,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 取茯苓15克,橘紅、枳實、竹茹、瓜蔞、厚樸各12克,半夏、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全蠍5克。此方化痰清熱,通絡止痛。 ④肝膽火熾:顏面陣發劇痛,刀割樣,灼熱感,煩躁易怒,脅痛口苦,頭暈目赤,咽幹口渴,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用梔子、黃芩、柴胡、僵蠶、菊花各10克,石決明(先下)、龍膽草、生地、白芍各15克,蟬衣、木通、甘草各6克。此方清肝瀉火止痛。 ⑤陽明胃熱:顏面灼痛,前額脹痛,齒痛口奧,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或燥,脈弦滑。 取生石膏30克,菊花、生地各15克,薄荷12克,丹皮10克,川芎9克,生大黃(後下)、黃連、甘草各6克。此方清胃瀉熱。 ⑥陰虛陽亢:顏面灼痛伴抽搐,頭目眩暈,面色潮紅,腰膝無力,耳鳴失眠,舌紅無苔或少苔,脈細數。 用龜板20克(先下)、青葙子各20克,生熟地各16克,石決明(先下)、山萸肉各15克,知母、丹皮、元參1、蜈蚣各1O克,全蠍5克。此方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⑦絡脈淤阻:日久不愈,痛有定處如針刺,面色晦暗,目澀,皮膚粗糙,心悸,舌質紫暗或有斑點,脈弦細澀。 取川芎15克,赤芍、僵蠶各12克,香附10克,桃仁、紅花各9克,全蠍5克,麝香o.5克(沖),老蔥3根。此方活血化淤通絡。 3.針刺治療 ①體針:主穴取患側太陽穴,下關,輔助穴取健側合穀。第一支痛配陽白、攢竹、魚腰;第二支痛者配四白、迎香、禾酵;第三支痛配承漿、頰車。 ②耳針:面頰、上頜、下顱、神門、枕。 4.民間驗方 ①取花椒皮10餘粒,放在盛50毫升左右的瓶中,用開水沖,加蓋半小時後,打開蓋待涼後塗於患部,一天搽10幾次,直至痊癒為止。若臉部出現類似癬樣的東西,莫恐慌,過幾天就會消失。 ②用木梳1把,從頭部前額處經過頭頂梳至後頸發根,每天早晚各梳1次,前5分鐘內每分鐘梳頭25遍左右,以後逐步加快,用力要均勻,以不梳破頭皮為宜,10天后症狀有所減輕,1個月後三叉神經痛基本好轉,筆者堅持梳頭8個月,未再痛過。 5.其他治療 患者每天起床後和睡覺前,可用木梳從前額經過頭頂梳至後頸部,開始時每分鐘梳25次左右,5分鐘後逐漸加快速度。用力要均勻,以不劃傷頭皮為度,每次梳10分鐘,1周後疼痛可逐漸減輕,1個月後便基本痊癒。 上述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不適宜手術者可選擇封閉治療。 4)預防與調養: 主要指緩解期預防復發。急性期除應活血祛風止痛外,尚應配合平肝,健脾,溫腎之藥。緩解期(平穩期)則調理氣血,疏通血脈,改善全身狀況。致於具體用藥則需辯證施治,不可千篇一律。 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儘量避免觸及“觸發點”。 2.飲食應富有營養;起居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 三叉神痛就象坐骨神經痛一樣是個症狀,治療前應先找疼痛原因以便針對性治療。家庭救治中以藥物治療為主。用藥原則:從小劑量到逐漸加量,加到能控制症狀為主,持續一段時間,而後慢慢減量,減至以最小藥量控制發作為原則。但往往一種藥物服幾年後療效降低。此時需合用其他藥;或更換藥物,常用藥物:維生素B12肌注,500μg1次/日,肌注2周。口服卡馬西平,國產的叫痛痙寧,2--3次/日,0.1g/次,根據止痛情況調節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