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皮膚病圖片大全
問題 【皮膚科】 【歸檔】 16年09月08日

皮膚病圖片大全

問題描述 有沒有皮膚病圖片大全可以瞭解一下的,皮膚病嚴重嗎?應該怎麼治療?有什麼辦法可以檢查的嗎?應該怎麼做?
網友回答
2016年11月20日 10:59

你好,皮膚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引發皮膚病的原因有很多,再加上每個人的病情發展情況不同,以及病人個體差異的原因,患病後的具體症狀表現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具體的治療方法也就相應的有很大差異,你的這種情況建議你及時到正規的皮膚病醫院接受專業的檢查和治療,明確自己的病情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具體的治療,不要自己盲目用藥,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另外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相信只要堅持治療,自己的病情是可以控制的,祝早日康復。;;

2016年09月08日 22:44

在醫學上,皮膚病是有關皮膚的疾病,是嚴重影響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如麻風、疥瘡、真菌病、皮膚細菌感染等。皮膚病是皮膚(包括毛髮和甲)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後,其形態、結構和功能均發生變化,產生病理過程,並相應的產生各種臨床先後表現。皮膚病的發病率很高,多比較輕,常不影響健康,但少數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2016年09月08日 22:44

皮膚病症狀:1 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常反復發作;2 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噁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3 病程長短不一,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4 皮膚劃痕試驗部分病例呈陽性反應; 5 水痘:按臨床表現,屬於水皰型;按病毒特點,屬DNA病毒-小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前驅期較短,不超過24小時即出疹。皮疹先發於軀幹,漸波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佈。初為紅色針尖大小的斑疹,後迅速成丘疹,數小時後即為綠豆大小的水皰,可為橢圓形,皰壁薄易破,2-3天乾燥結痂,以後痂脫而愈,病程2周。在兒科中可見的異型有大皰型水痘及新生兒水痘。偶爾發生少見的併發症有水痘腦炎、肺炎、急性腦病等(我們60-80年代曾搶救過多例水痘合併重症腦炎,現幾乎未見)。6 麻疹:按病毒種類屬於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潛伏期9-11天,前驅期通常3天左右,熱度上升,卡他症狀明顯。發疹的部位從耳後-面頸-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態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間可見正常皮膚。還可有內疹出現,那就是發病1-2天后在頰粘膜發生koplik斑。常合併支氣管肺炎、喉炎、腸炎、腦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7 風疹:屬於小DNA風疹病毒引起,多發于幼兒,潛伏期5-20天,發病前可有輕度發熱,發疹情況從面部-軀幹-四肢,疹形為淡紅色斑疹或丘疹,內疹表現為軟齶斑疹或瘀點,合併頸及枕後淋巴結腫大。8 幼兒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柯薩奇病毒)所致,又稱嬰兒玫瑰疹,或稱第六病。多見6個月-2歲,潛伏期10-15天,無前驅症狀,常突發高熱,體溫上升至39-40度,3-5天體溫驟退時出疹,先發生頸部-軀幹-上肢下腿-面部。疹形為玫瑰紅色斑丘疹,無內疹。合併有頸,枕後淋巴結腫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氣管炎。

2016年09月08日 22:44

皮膚病預防:1.痱子:是由於環境中的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能及時地蒸發,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積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現為小米粒大小淺表水皰,很容易蹭破,輕度脫屑而愈,多見於嬰兒、孕婦,稱為白痱;有的為散在紅色小丘疹,但與毛囊無關,稱為紅痱,多見於小兒,有的為小膿皰,稱為膿痱。防止痱子的發生應該注意室內環境的通風降溫,避免環境過濕,溫度過高;衣著應寬大,減少出汗且利於汗液蒸發,勤換衣服;儘量保持皮膚乾燥,用幹毛巾擦汗,肥胖者、嬰兒及產婦應勤洗浴,但不用冷水,揩幹後撲痱子粉。治療可用清涼、收斂止癢藥物。若發生膿痱要到醫院就診做綜合治療。2.曬傷:由於突然過度日曬造成,表現為日曬後3-6小時於日曬部位出現紅斑、嚴重時可形成水皰,有明顯灼痛、可有全身不適。預防日曬傷首先應避免在強烈陽光下暴曬,應當循序漸進,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療一般對症即可,可外用保護劑如各種潤膚劑、爐甘石洗劑、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等。3.光敏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是由於一些人對紫外線過敏所致,僅見於少數人,這些人通常在日曬後1-2天后發病,皮疹多發於面部、頸部和頸前“V”形區、手背及上肢,表現為小丘疹、小水皰、自覺瘙癢,嚴重時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癢明顯,消失很慢。如不積極治療,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膚病。因為此病發作與過敏體質有關,因此要注意防光,每天的9點到下午5點最好不外出,必須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一旦發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種軟膏或霜劑,也可請教醫生選擇適合的口服類藥物。

2016年09月08日 22:44

皮膚病的一般治療:1.對於一般健康狀況良好,無全身症狀,能自由活動,生活可自理的患者,可適當進行文娛、體育活動,學習有關疾病的護理常識。2. 一般皮膚病患者給予正常飲食,禁食使皮膚病的病情發展或加重的飲食,如變應性皮膚病需禁食海鮮、蛋類等食物;神經性皮炎、瘙癢症等禁飲濃茶、酒類、辛辣刺激性食物;光感性皮膚病避免日曬,忌食紫雲英、油菜、田螺等;皰疹樣皮炎禁用穀胺類食物等。3.瘙癢症狀患者,勸說病人勿搔抓皮損,儘量避免抓搓和熱肥皂水燙洗,讓病人每週修剪指甲2次。瘙癢嚴重影響病員睡眠和情緒時,酌情給予抗組胺類或鎮靜藥物。4.大量滲出、脫屑、結痂等皮膚損害的患者,需用大量外用藥治療,往往易污染衣服和被褥,需及時更換病床與衣服,使患者舒適。5.過敏體質患者,病房避免放置花草及避免接觸易致敏物質。6.光感性皮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床位不應安排靠近窗口,避免日光直射,否則容易促使病情惡化。 7.若皮膚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種局部表現,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天皰瘡、藥物性皮炎、皮膚腫瘤等,除皮膚病的一般護理外,按內科常規護理,防止併發症。8.大面積皮損患者,換藥需注意無菌操作、室溫、保暖,以防併發症,同時要掌握藥量濃度,避免全身濕敷或濕敷時間過長,以致藥物吸收中毒。9.換藥首先注意清潔創面,有利於藥物的吸收及創面癒合。化膿感染患者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浸泡;原塗有粉劑的可用溫水清洗;糊劑者可用石臘油擦去;口腔、眼、鼻孔周圍可用3%硼酸溶液清洗;外耳道分泌物多時可用雙氧水清潔。 換藥後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及敷藥後的舒適程度,同時對換藥清除的汙物作焚燒或特別處理,用具嚴格消毒,對傳染性皮膚病患者,除以上要求外,行床邊隔離護理。10.性病及其它傳染性病人用過的器械、敷料先送消毒後清洗,最後送高壓消毒。一般手術病人用過的器械、物品及時清洗、消毒備用。

2016年09月08日 22:44

皮膚病食療方 1、紅柿肉末蒸豆腐原料:番茄一個、瘦肉60克、土豆二個、豆腐一合。 調料:清油、食鹽、味精適量。 制法:先將其豆腐切成小塊在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放入大碗內,上面散上一點鹽;土豆切成絲狀投入沸水鍋焯一下,放入豆腐上面;瘦肉斬成肉末後放在土豆上面;再上面放入切成塊狀的番茄;再少許加一點鹽;用旺火蒸約10分種取出,放入味精拌一下,即可享用。 特點:此菜富含一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味道清淡可口,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2、素炒六樣原料:芹菜、胡蘿蔔、香乾、菠菜、黃瓜、花菜各適量。調料:清油、食鹽、味精各少許。制法:將上述原料分別切成寸段或片狀;再將芹菜、香乾、菠菜和花菜分別投入沸水鍋中焯水後備用。炒鍋放油燒熱,先投入胡蘿蔔片多炒幾下,再加入黃瓜和其它主料同炒,加入食鹽和少許清水,用旺火滾幾滾,加入味精出鍋。特點:色澤鮮豔,口味清淡,營養豐富,對皮膚病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注意事項:皮膚病患者應不喝酒與有興奮作用的飲料,以及不吃具有刺激性的辣椒、蔥、薑、蒜香料等物,這些食物往往易刺激感覺神經裝置,易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