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性健康新生兒生理性腹瀉的症狀
問題 【皮膚科】 【歸檔】 14年08月22日

新生兒生理性腹瀉的症狀

問題描述 我女兒兩個月了,她一直以來都是拉稀稀的大便,每天四次左右,但小傢伙精神等其它方面都很正常,體重也一直都在增加,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可能是生理性腹瀉!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她吃益生菌則拉的次數很少且形狀較幹,每天才一次左右)謝謝!
網友回答
2014年08月22日 22:52

生理性腹瀉多見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其外觀虛胖,常有濕疹,出生後不久即腹瀉,每天大便次數多,甚至十幾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沒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瀉的嬰兒除大便次數增多外,多無其他症狀,食欲好,無嘔吐,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嬰兒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給嬰兒吃的食物超過其承受能力,就會發生腹瀉。比如,將牛奶裡的水分蒸發掉一半,製成所謂蒸發奶,然後用這種奶不加稀釋地餵養嬰兒,就可能有部分嬰兒因奶內營養成分太高而發生腹瀉。母乳的成分由於民族、飲食習慣、健康狀況以及個體差異而有很大差別,有的母乳汁內含的營養成分不足,造成嬰兒營養不足,而有的母乳汁內含的營養成分超過嬰兒的需要,其多餘的部分便隨腹瀉而排出體外,所以患“生理性腹瀉”的嬰兒,儘管從大便中排出一些營養成分,已經吸收的營養成分還是比一般孩子多。

2014年08月22日 22:52

如果生理性腹瀉是由人工餵養造成的,那麼只要注意調整餵養習慣即可;如果生理性腹瀉是由母乳原因造成的,解決的根本辦法就是換奶,當改吃牛奶或其他乳品後一般都能奏效,藥物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嬰兒吃奶的目的,就是獲取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維持其機體正常功能和生長發育。排便的意義在於,既保證營養,又能排除消化道內的廢物。既然 “生理性腹瀉”並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所以完全可以不必因為大便次數多而捨棄母乳,改換牛乳或其他乳製品。“生理性腹瀉”患兒也無需藥物治療,因為,治療腹瀉的藥物均有抗感染、收斂、助消化等作用,而“生理性腹瀉”既不是消化道感染,又不是消化不良,故沒有用藥的必要,且“是藥三分毒”,對嬰兒也沒有益處。對“生理性腹瀉”嬰兒應加強護理,應及時換尿布,用溫水清洗臀部及會陰部,並用軟膏塗抹,否則就有可能引起臀部皮膚發紅,甚至局部感染。此外,對“生理性腹瀉”嬰兒,應警惕在此基礎上發生“病理性腹瀉”。如果大便次數突然增加,大便內水分增多,有臭味,就很可能有其他因素加重了腹瀉,此時應該尋找原因,去除造成腹瀉的新因素,積極給予治療,直到恢復平時狀況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