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心理健康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哪個更可怕?
問題 【精神心理科】 【歸檔】 15年12月07日

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哪個更可怕?

問題描述 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哪個更可怕?
網友回答
2016年01月17日 15:19

雖然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都屬精神疾病的範疇,但兩者確有本質的不同。抑鬱症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致病,所以有人把抑鬱症稱作現代人易患的“心理感冒”,而精神分裂症除心理社會因素外,主要致病因素是家族遺傳及大腦某些器質性病變,“精神病”是它的代名詞。 此外,兩者在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都大相徑庭。 目前,在抑鬱症首診頗多的綜合醫院,正確識別、區分它和精神 分裂症關係重大。根據臨床實際,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四點: 一、主動與被動。主動求醫是抑鬱症區別於精神分裂症的一個標誌。抑鬱症患者主動求醫的方式與其他軀體病患有所不同,他們由於不清楚自身疾病,抑或有意無意地回避心理問題,因而,對心理(精神)專科望而生畏,多是選擇了大內科、中醫科等,並頻繁轉科。在醫生面前,雖然他們外在表現多為語少,吞吞吐吐,表達困難,但他們卻想說全講透,一吐為快,可又怕詞不達意,被誤解,因此,不少患者沉默寡言,這並非表示不主動合作,而是等待醫生為他們開啟心扉。還有些患者把事先想好的內容寫在紙上,以書面的形式向醫生訴說,這也是抑鬱症患者主動求醫的一種特殊方式。精神分裂症患者求醫是被動的,因為他們缺乏或喪失了自知力,對病症沒有正確的感受,因而一般對病持否認態度,多數患者是被親朋好友採用軟硬兼施的方法帶到醫院,患者對醫生的檢查難以合作。 二、痛苦與淡漠。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的情感表達方式是不同的,抑鬱症患者在就診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痛苦,愁眉苦臉,垂頭喪氣,憂心忡忡,不少患者未等開口講話就潸然淚下。當醫生瞭解、檢查病情後,會明顯感到患者的痛苦程度與症狀體征不符,具有明顯的誇張和情緒渲染色彩,這會使醫生往“精神異常”方面判定。其實,患者這種特殊的痛苦狀態,正是抑鬱症心境低落、自卑等基本症狀的體現。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於存在嚴重的情感障礙,就診時多表現為茫然、淡漠、木僵,無論醫生怎樣引導發問,患者或者不作答,或者所問非所答。也有的患者表現為情感高漲或情感倒錯,但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沒有為病所急,為病所痛的情感表現。 三、意念和妄想。在思維內容方面,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有著重要區別,這也是臨床上最易混淆的焦點問題。抑鬱症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有消極悲觀的意念,如困難、挫折、失敗、患病、自責、自罪、自殺等不良念頭。這些意念在重症患者身上可達到近似於妄想的程度,但與精神分裂症的妄想症狀仍有不同,主要區別有二:其一、患者的 意念不是憑空而來,而是與所處環境及事件有關,如青年的學習壓力、交往障礙、性困惑;中年的家庭、事業問題;老年的多病、孤寂等。 其二,患者有自知力,承認這些念頭主觀片面、不真實、不確切、不可取,但就是油然而生,無法擺脫。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症狀多種多樣,有的接近現實,有的荒謬離奇,但其共同特徵是無事實根據,與患者所受的教育水準相去甚遠; 患者能把妄想內容描述得生動逼真,並堅信不移,他人無法說服。 四、有效與無效。抗抑鬱藥與抗精神病藥是兩類作用不同的精神類藥,當給患者使用其中某種藥物後,從療效上也可觀察和反思出診斷是否有誤。抑鬱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是無效的,他們及其家屬的普遍反映是藥物的副作用和病情的惡化。對這些患者進行生理和心理檢查後,也證明了這一點。

2015年12月09日 13:05

你好,這兩種都屬於精神疾病,到後期都會引發很大的危害,市面上一般的治療方法都是通過抗精神病藥物來抑制病情,但這種治療方法只能起到暫時性的效果,最好是選取先進的診療體系來進行治療。

2015年12月07日 12:24

您好,一般精神類的疾病都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抑鬱症的症狀相比精神分裂症案例比較多,精神分裂症的治療要嚴格,療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