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問題 【腦病】 【歸檔】 16年07月25日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

問題描述 我家的孩子前不久出了皮疹,做了一些治療,皮疹也開始好轉。可是在疹斑改善的時候突然出現了高熱,還頭痛頭暈,出現嘔吐,前不久還昏迷過。帶他去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請問得了急性播散腦脊髓炎應該怎麼治療?
網友回答
2016年07月25日 14:24

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是特發性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的一種,兒童多見,但亦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依據國際兒童多發性硬化研究組的定義,是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伴有腦病(行為異常或意識障礙)表現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多個區域的首次發生的脫髓鞘疾病。典型的是單相病程,預後良好,復發型和多相型要注意與多發性硬化鑒別。分子類比假說,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和疫苗接種支援這一理論,分子模擬假說認為病原和宿主結構的部分相似誘導T細胞啟動,但不足以使其耐受;動物試驗發現給健康動物注射髓鞘蛋白成分可誘發急性、慢性或復發緩解型的腦脊髓炎。

2016年07月25日 14:24

是少見病,年發病率為0.2-0.8/10萬 ,80%的患者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成人可發生,但罕見。70-93%的患者發病數周前有感染或疫苗接種史。15歲以下的兒童發病率為0.64/10萬,平均發病年齡5.7歲,男: 女為2.3: 1。疫苗接種後的發病率為: 1:1000到1:20,000,麻疹疫苗接種後發病率最高 。發生是年齡相關的,兒童更多見,原因不明,可能與兒童髓鞘發育不成熟或免疫應答與成人不同有關。醫源性因素也可導致發生,如腎移植、應用腦組織提取物、試驗治療42疫苗,在42疫苗試驗過程中,6%的患者出現,而安慰劑組未出現。,

2016年07月25日 14:24

主要病理改變為大腦、腦幹、小腦、脊髓有播散性的脫髓鞘改變,腦室周圍的白質、顳葉、視神經較著,脫髓鞘改變往往以小靜脈為中心,小靜脈有炎性細胞浸潤,其外層有以單個核細胞為主的圍管性浸潤,即血管袖套,靜脈周圍白質髓鞘脫失,並有散在膠質細胞增生。中樞感染作為觸發因素的假說,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後繼發自身免疫反應,感染造成血腦屏障破壞,導致中樞相關的自身抗原釋放入血,經淋巴器官加工處理,打破T細胞的耐受,導致針對中樞的變態反應。

2016年07月25日 14:24

多發生在病毒感染後的2天到4周,少數發生在疫苗接種後,部分患者病前無誘因。臨床上患者表現為多灶性神經功能異常,提示中樞神經系統廣泛受累,可出現單側或雙側錐體束征(60-95%),急性偏癱(76%),共濟失調(18-65%),顱神經麻痹(22-45%),視神經炎(7-23%),癲癇(13-35%),脊髓受累(24%),偏身感覺障礙(2-3%),言語障礙(5-21%),並且多伴有意識障礙;發熱和腦膜刺激征亦常見,繼發於腦幹損害或意識障礙的呼吸衰竭發生率為11-16%。較其它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更容易出現周圍神經病,在成人患者較突出,超急性變異型,表現為急性、快速進展的、暴發性炎性出血性白質脫髓鞘,多在1周內死於腦水腫,或遺留嚴重後遺症。

2016年07月25日 14:24

甲強龍的使用方法:20-30mg/kg (最大劑量不超過1g)/d,靜點3-5天,繼之以強的松1-2mg/kg/d口服1-2個星期,隨後逐漸減量,4-6周停用,若激素減量時間小於3周,將增加復發的風險。研究發現,復發的患者激素使用的平均時間為3.2周,而未復發者的激素使用時間為6.3周 。若激素不耐受或有使用禁忌,或效果不佳,IVIG是二線治療藥物,IVIG的使用方法:2g/kg(總量),分2-5天靜點。血漿交換:主要是對體液免疫產生調節作用,可清除病理性抗體、補體和細胞因數,用於對激素無反應的急性暴發性脫髓鞘疾病,隔日進行5-7次交換,副作用有貧血,低血壓、免疫抑制和感染等。其他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醯胺,僅有用於成人激素無反應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