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下肢靜脈炎怎麼辦gf治療靜脈炎的最好方法&&
問題 【血管外科】 【歸檔】 16年07月04日

下肢靜脈炎怎麼辦gf治療靜脈炎的最好方法&&

問題描述 網友年齡:41歲
網友性別:女
詳情描述:
下肢靜脈炎怎麼辦gf治療靜脈炎的最好方法&&
網友回答
2016年07月04日 00:00

下肢靜脈炎患者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1、避免患肢受壓;2、保護患肢免受損傷;3、戒煙酒與調整好的心態;4、注意保暖。治療下肢靜脈炎最好在發病早期及早到正規醫院周圍血管科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可以採用以中醫為主的方式治療,從根本上調節身體的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2016年07月04日 00:00


下肢靜脈炎的臨床特點是沿淺靜脈走行突然發生紅腫、灼熱、疼痛或壓痛,出現條索狀物或硬結。急性期後,索條狀物變硬,局部皮膚色素沉著。
發生下肢靜脈炎,如屬一般留置針應拔除,更換穿刺部位,發炎部位可給予熱敷,症狀應在3天內改善,若無改善跡象應通知醫師評估是否細菌感染。若PICC(外周靜脈穿刺導入中央導管)發生下肢靜脈炎,可先熱敷,若屬於機械或化學性下肢靜脈炎,症狀應可緩解,若症狀持續,並無改善跡象,才需拔除。進行濕熱敷、可利用濕熱毛巾進行熱敷,每次20分鐘,一天4次。若疑是細菌性下肢靜脈炎,需通知醫生進行導管針與血液培養行血液培養。若有膿液,應培養膿性液體。抬高患肢,促進血液迴圈,進行修復。避免再度穿刺已發炎的血管,發炎血管須等到症狀完全復原,恢復彈性方可使用。

2016年07月04日 00:00


靜脈炎是由於血管內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發炎,病人主訴部位有燒痛、緊繃發脹,隨著注射部位的血管會產生索狀的紅線,觸診有時會有發硬、發熱的感覺。
1.體位:利用重力作用安排體位,患肢應高於心臟水準,病人避免同一姿勢站立過久,必須站立時,應不斷屈伸患肢,以借助肌肉泵的作用促進靜脈回流;2.鍛煉:下肢靜脈疾病可適當進行平地行走鍛煉,以促進側支迴圈的建立,改善靜脈回流;3.其他:經常站立或坐位工作的病人,應裹彈力繃帶或穿彈力襪。
以上是對“下肢靜脈炎怎麼辦gf治療靜脈炎的最好方法”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年07月04日 00:00


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造成靜脈曲張。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腿部皮膚冒出紅色或藍色、像是蜘蛛網、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樹瘤般的硬塊結節,靜脈發生異常的擴大腫脹和曲張。
根據統計,臺灣約有25~40%女性、20%的男性患有靜脈曲張的現象。老師、外科醫師、護士、髮型師、專櫃小姐、廚師、餐廳服務員等需長時間站立的職業皆是高危險群。此外靜脈曲張和遺傳、口服避孕藥及懷孕也有相關。因人體沒有自我修復辦膜的機制,所以靜脈曲張為一種不可逆的現象,但是我們仍可藉由保守治療(如使用彈性襪、運動、飲食及生活作息的改變)來預防靜脈曲張的範圍擴大及減輕其症狀。走路、游泳、腳踏車等較緩和的運動,除能改善迴圈外,還能降低新的靜脈曲張發生的速率。在飲食方面,應多吃高纖、低脂飲食及加強維他命C、E的補充。在日常生活方面,則應控制體重,避免服用避孕藥、避免穿著過緊的衣物及高跟鞋、蹺二郎腿及避免久坐或久站。每天睡前將腿抬高一段時間,睡覺時可側睡左邊以降低骨盆腔靜脈的壓力。抽煙會使得血壓升高及動、靜脈受損,靜脈曲張的病人應立即戒煙靜脈栓塞最好是用中藥治療。可以治療徹底的.靜脈炎是指靜脈內腔的炎症並伴有血栓之疾患,中醫屬“黃鰍痛”,“脈痹”範疇。靜脈炎的發病原因是由於血流緩慢、血液凝固性增高,靜脈壁及內膜受到損害所致。誘因是長期臥床、妊娠、外傷、手術感染、下肢靜脈曲張、內臟癌、胰腺體部癌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多種因素。傳統醫學治以溫經通絡,活血破瘀,多能治癒。1:敷藥療法處方:鮮絲瓜葉10片用法:將葉洗淨,搗爛成糊狀,沿靜脈走向,貼敷患處,藥厚0.3釐米,上蓋一層塑膠布固定,日換藥2次療效:敷藥1天,炎症消除,用藥2天,血管彈性恢復而愈。2:中成藥療法藥名:六神丸用法:取六神丸50粒,研成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糊狀,外敷患處,紗布包紮。乾燥後滴酒保持濕潤,日換藥1次。療效:療效:連續用藥10天,可獲痊癒。3:藥酒療法處方:紅花100克,75%酒精500毫升用法:藥浸酒內7天后,用藥棉蘸藥液塗擦患處,日3次。療效:用藥3-5天,治癒率達100%

2016年07月04日 00:00


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發炎,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靜脈炎病理.其病理變理化血管內膜增生,管腔變窄,血流緩慢.周圍皮膚可呈現充血性紅斑,有時伴有水腫.以後逐漸消退,充血被色素沉著代替,紅斑轉變成棕褐色.
促進周圍迴圈,增加組織灌注量和促進靜脈回流是解決疼痛的根本措施,護理措施得當,將會有效地減輕或緩解疼痛.此外,疼痛常在活動後發生或加重,故多表現為少動,還會出現睡眠不佳,使病人變得煩躁,易怒或抑鬱,不能積極參與和配合護理人員執行鍛煉計畫.因此,適當適時地給予止痛藥物,會促進活動增加,到病人的合作,從而使護理措施更容易實施.止痛藥的使用應合理,以防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