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慢性中耳炎的症狀
問題 【小兒耳鼻喉科】 【歸檔】 16年03月31日

慢性中耳炎的症狀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女
網友年齡:18歲
詳情描述:
耳朵每年的夏天都會有黃色的液體流出,而且很癢,大約有五六年了吧,是不慢性中耳炎啊,是的話應該怎麼樣根治啊? 真的想使耳朵快快的好起來,而且永不復發,目前一般情況:就是有黃色的液體流出,而且還很癢,難受!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之前都是大約要打一周的點滴,而且每天都有專門的給耳朵裡面做清理,吃消炎藥,
網友回答
2016年03月31日 00:00

一、單純性病變限於鼓室呈現粘膜充血水腫或肥厚,故又稱粘膜性,常呈間斷性耳流濃,一般無臭味,鼓膜穿孔在緊張部,呈中央性穿孔,大小不一,多呈腎形、橢圓形或圓形;聽力下降,呈傳導性,一般程度不嚴重,,鼓膜穿孔在緊張部,呈中央性穿孔,大小不一,多呈腎形、橢圓形或圓形;聽力下降,呈傳導性,一般程度不嚴重,多在上呼吸道有炎症時出現,膿液為粘膿性或粘液性,上呼吸道炎症控制後耳流膿即可停止, 慢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首先是除去致病原因,加強全身抵抗力,其次要對症治療,同時治療鼻及鼻咽部的病變,以幫助炎症吸收和減少分泌物,必要時要進行耳咽管吹張,最後是防止病程過長後鼓室粘連,應徹底治療原發病灶,必要時配合全身治療,

2016年03月31日 00:00

慢性中耳炎是一個從急性中耳炎開始的長期病變過程,常合併鼓膜穿孔並有膿液從中耳流出,所以也稱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從專業學術的觀點來說,慢性中耳炎僅是一個籠統的名詞,因為它不能代表不同的病理變化,而且這些不同的病理變化又需要原則上不同的處理方式,所以,從實際出發,根據慢性中耳炎不同的發展規律,將它區分為不同類型,再來進行處理方為妥當,慢性中耳炎的分類一般可分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其中包括單純型、骨瘍型及膽脂瘤型)和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後者又可分為滲透性、遺跡性、膠性、分泌性中耳炎以及中耳積液、膠耳等,其症狀根據分類的不同而異,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狀就是流膿,並伴有聽力減退,膿液的性質有膿性和粘膿性之分,如膿性分泌物伴惡臭味常常提示合併膽脂瘤形成;如粘膿性分泌物無臭味,則可能屬於慢性單純中耳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除共有的耳流膿、耳聾及穿孔的症狀和體征外,根據其病變性質,將其分為三型, 一、單純型,病變限於鼓室呈現粘膜充血水腫或肥厚,故又稱粘膜性,常呈間斷性耳流濃,一般無臭味,鼓膜穿孔在緊張部,呈中央性穿孔,大小不一,多呈腎形、橢圓形或圓形;聽力下降,呈傳導性,一般程度不嚴重,,鼓膜穿孔在緊張部,呈中央性穿孔,大小不一,多呈腎形、橢圓形或圓形;聽力下降,呈傳導性,一般程度不嚴重,多在上呼吸道有炎症時出現,膿液為粘膿性或粘液性,上呼吸道炎症控制後耳流膿即可停止, 二、骨瘍型,病變侵及鼓室骨壁或聽小骨,可見骨瘍,常有肉芽組織增生,為持續性耳流濃,有臭味,檢查見鼓膜緊張部大穿孔或邊緣性穿孔,甚者緊張部鼓膜幾乎完全損毀, 三、膽脂瘤型,非真性腫瘤,仍為脫落上皮堆積而成,其外層為複層鱗狀上皮的囊所包裹,逐漸增大,壓迫浸蝕周圍骨質,形成腔洞,因在上皮堆積團塊中含有膽固醇,故稱為膽脂瘤,後天原發性膽脂瘤可無耳內流膿史,繼發性者患耳長期持續流膿,膿量多少不等,膿液有特殊惡臭,鼓膜多在鬆弛部邊緣或緊張部後上邊緣穿孔,經穿孔可見灰白色鱗片狀或腐乳狀物質,有特異臭味,患者聽力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早期為傳導性耳聾;晚期為混合性耳聾,有時有耳鳴及眩暈感,膽脂瘤會嚴重破壞骨質,導致顱內、外併發症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