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聽說最近隔壁的叔叔被一種叫什麼的毒蟲給咬了,醫生叫他一定
問題 【脫肛】 【歸檔】 16年03月20日

聽說最近隔壁的叔叔被一種叫什麼的毒蟲給咬了,醫生叫他一定

問題描述 聽說最近隔壁的叔叔被一種叫什麼的毒蟲給咬了,醫生叫他一定要吃蟾酥錠,我就覺得很好奇,還沒有聽過這種名字,蟾酥是什麼啊,作用是什麼啊。謝謝
網友回答
2016年03月20日 16:49

你好,蟾酥是蟾蜍表皮腺體的分泌物,白色乳狀液體,有毒。乾燥後可以入藥。就是蟾蜍眉間的白汗。呈扁圓形團塊狀或片狀。棕褐色或紅棕色。團塊狀質堅,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角質狀,微有光澤;片狀質脆,易碎,斷面紅棕色,半透明,氣微腥,味初甜而後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主治小兒疳疾,腦疳。一又可治背部疔瘡及一切腫毒。蟾蜍漿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強烈藥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漿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無甚藥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膽甾醇、7α-羥基膽甾醇、β-穀甾醇、菜油甾醇;通常它們亦與蟾蜍甙元合稱為蟾蜍甾聯化合物。蟾蜍漿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藥理作用的吲哚系堿類成分,如5-羥色胺,蟾蜍色胺,一名華蟾蜍色胺,蟾蜍特尼定,蟾蜍硫堇,去氫蟾蜍色胺,色胺,其中蟾蜍特尼定在蟾酥中含率甚高;含氮物質,有一定藥理作用的,尚有腎上腺素。氨基酸除上述的精氨酸外,尚有γ-氨基丁酸及兩種精氨酸衍生物;也含一些肽類。

2016年03月20日 16:49

你好,治脫肛將蟾蜍皮燒煙熏患處,治療效果極為好。蟾酥是由蟾蜍科兩栖爬行動物的耳後腺及皮膚腺分泌物經加工而成,為傳統中藥材。蟾酥所含甾體物、生物鹼等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解毒、鎮痛、開竅、抗腫瘤等多種功能而被廣泛應用。蟾酥的採集。夏、秋二季特別是6、7月份是採集蟾酥的最佳時期,將捕獲或馴養的青、成年蟾蜍洗淨泥土,晾乾水分,喂給大蒜、辣椒等腥辣食物,或用小木棍輕敲其頭部,刺激它多分泌漿液,然後用金屬夾或竹夾、牛角刮刀擠壓、刮取頭部兩側耳根附近大疣粒(耳後腺)和背部的大小疣粒(皮膚腺)得其漿液,盛入非鐵的容器中。刮取時手法力度要適度,用力太小則刮取不盡產量低,用力過大則混有血跡或皮肉碎屑而品質差。若混有雜質應及時用不銹鋼鑷子等剔除。在採集全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漿液不能接觸鐵器,否則氧化鐵污染蟾酥並使其變色,影響其藥用價值及服用效果;二是刮取漿液時應特別小心,不得讓其濺入眼內,否則造成眼睛中毒紅腫。如果漿液誤入眼內應馬上用紫草汁液清洗解毒,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2016年03月20日 16:49

你好,捕捉蟾蜍一般在春、夏、秋季。捕捉時要戴好膠皮手套和保護眼睛的鏡子。捕捉的目的主要是取蟾酥。蟾酥是蟾蜍的耳後腺,即頭部兩側的兩個凸起物及皮膚分泌的漿液。取酥的方法是將蟾蜍放進筐裡,在水中輕輕搖晃,洗去體表的泥沙、瀝幹水後就可刮漿。工具:瓷盤、竹刀(長約10釐米)、刮漿夾(不得用鐵器)、一杯清水。用左手捉住蟾蜍,以中指墊其腹部,食指頂住頜部,大拇指在其背部中央,將其固定在手中,拿到瓷盤前,右手持刮漿夾在其頭部耳後腺處適當夾擠,使蟾漿濺射在瓷盤裡。刮漿夾上沾有的蟾漿放在杯水中漂洗用竹刀利入瓷盤上。為保持濺射在瓷盤裡的蟾漿均勻一致,可經常轉動瓷盤。也可用竹刀刮平。刮完漿後,將蟾蜍放回野外。注意,在擠漿時,不要使漿射入眼內,一旦濺人,要立即用涼茶水或涼開水沖洗。取完漿後,可將瓷盤放在陽光下曬乾或放在通風地方晾乾,取下來即是贍酥。如果由於過幹取不下來,可將瓷盤口朝下扣放在潮濕的地方,待回潮後即可撕下來。

2016年03月20日 16:49

你好,蟾酥建議你看看以下一些建議的。(1) 本品斷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2) 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 ,浸泡 1小時,濾過,濾液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固體少量,滴加硫酸數滴,即顯藍紫色。(3) 取本品粉末0.1g,加氯仿5ml ,浸泡1 小時,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顯藍紫色,漸變為藍綠色。(4)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蟾酥對照藥材0.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及華蟾酥毒基對照品,加乙醇分別製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4 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丙酮(4:3:3)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一個綠色及一個紅色斑點。

2016年03月20日 16:49

你好,本品呈扁圓形團塊狀或片狀。棕褐色或紅棕色。團塊狀者質堅,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角質狀,微有光澤;片狀者質脆,易碎,斷面紅棕色,半透明。氣微腥,味初甜而後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1.用於痧脹腹痛,吐瀉,神昏。蟾酥辛溫走竄,有開竅醒神、辟穢之功,故可治夏傷暑濕穢濁不正之氣及飲食不潔所致的痧脹腹痛、吐瀉不止、甚則昏厥之證,常與麝香、丁香、蒼術等配伍,如蟾酥丸。2.用於惡瘡,瘰鬁,咽喉腫痛及各種牙痛。本品有毒,有良好的攻毒消腫止痛作用,外用、內服皆有良效。用治惡瘡腫毒、癰疽療瘡等症,以之與雄黃、枯礬、朱砂等配伍,為丸綠豆大,每服五丸,蔥白湯下,甚效,如《外科正宗》蟾酥丸。治療爛喉丹痧、喉風、乳蛾及咽喉腫痛,常與牛黃、雄黃、冰片等配伍,如六神丸。3.近年用蟾酥治療各種癌腫,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腫止痛作用。如用治肝癌、腸癌、白血病、皮膚癌等,內服或外用,均取得一定的療效。臨床亦用於呼吸、迴圈衰竭,有迅速而持久的升壓作用,並有顯著的興奮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