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胃下垂嚴重怎麼辦

胃下垂嚴重怎麼辦

問題描述 晚天晚上什麼也不吃,第二天早上起來,只喝三口水,小腹馬上鼓起來~~~吃飯的時候也是,只吃一點,小腹也馬上就鼓起來。我怎麼辦
網友回答
2016年04月08日 13:13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時,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緣垂墜於盆腔,胃小彎弧線的最低點降至髂脊連線(約在肚臍水平線上)以下。 胃下垂多見子體型瘦長、體質虛弱、腹壁鬆馳、腹肌薄弱者。產生的原由,主要是由於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鬆馳無力以及腹部壓力下降,使胃整個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婦女產後,腹壓突然下降,或瘦長體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臥床少動的人,容易患此病。 輕度胃下垂患者一般無不適感覺,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都不適、飽脹重墜感,每於餐後、站立或勞累後症狀加重,伴有食欲不振、噁心、噯氣、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胃下垂嚴重時,可同時伴有肝、腎、結腸等內臟下垂的現象。 診斷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X線鋇餐造影,可顯示無張力型胃:胃體呈垂直狀,蠕動無力,胃內滯留液較多,胃小彎弧線最低點在髂脊連線以下;超聲波檢查可見胃的下緣下移入盆腔(小腹部位),胃電圖描記檢查可見胃電波幅值無論在餐前還是在餐後都低予正常。 胃下垂的治療,要以功能鍛煉和飲食調節為主。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著重對腹肌進行鍛煉,沒有體育器械者,可採取仰臥起坐的簡便方法,每日做三至五次,做累為止。飲食要少食多餐,選擇易消化而富於營養的食物,餐後應臥床休息45分鐘至1小時,以減輕胃的負擔;減少站立時間,避免過度勞累。腹脹、噁心明顯者,可服用嗎丁啉、維生素B6以促進胃蠕動、增加胃的張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以多酶片、酵母片助消化。 胃下垂在中醫屬於虛證,脾氣虛衰是根本的原因。治療以扶脾健胃為主,輔以體育鍛煉和飲食調養。中醫治療如下: a. 由於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過度勞累等引起脾氣虛衰,中氣下陷,治療以補中益氣丸健脾升提。 b. 若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導致氣機不暢,表現為胃脘脹滿、噯氣後舒適,屬脾虛氣滯型,以健脾丸加香砂養胃丸健脾理氣和胃。 c. 脾氣虛不能正常運化水濕,濕聚為飲,水飲停留胃脘,可見胃脘痞脹、感覺胃中有水液晃蕩、腸鳴作響,治以苓桂術甘湯健脾化飲。

2016年04月08日 13:13

健康人的胃相對固定在上腹腔,當人站立時,胃的最低點不能超過臍下二橫指(指胃小彎)。所謂胃下垂,就是胃在站立時明顯下移,甚至從上腹移至下腹。由於胃的下垂,病人都有胃部不適的感覺,吃點飯就感到胃部飽脹,所以不敢多吃,飯後走路快一點就感到肚子疼。有的胃下垂病人,還合併有其他臟器如腎、肝、脾、橫結腸下垂,稱之為全內臟下垂。引起胃下垂的原因主要和體質有關,身體虛弱,腹壁脂肪薄,肌張力減弱,臟器韌帶鬆弛,易發生胃下垂,且女性多於男性。這種病變易診斷。因胃移到下腹部,所以吃過飯下腹膨隆,上腹部胃區下陷,並且可以看到主動脈搏動,用手摸及更加明顯。最可靠的方法是鋇餐造影,如果胃小彎低於兩側髂脊連線,就可以診斷為胃下垂。此病西醫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用胃托系於腹部,可緩解臨床症狀。中醫在這方面相對西醫有很多優勢,如中藥、推拿、針灸,可視病情輕重而確定方法。中醫將胃下垂分為中氣下陷型、脾胃陰虛型、脾腎陽虛型等。?

2016年04月08日 13:13

(1)加強營養 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應該選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應豐富一些。由於小兒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後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症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煉 患兒午飯後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仰臥後雙腿伸直,然後抬高、放下,反復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複做數次。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後散散步,回家後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後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3)仰臥起坐鍛煉 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鬆,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復做數次。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 ,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鬆。15分鐘後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於頭後,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後復位。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康復鍛煉期間,嚴禁做跑跳動作,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久坐。 中氣下陷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消瘦,食欲不振,食後飽脹,呃逆,上腹部疼痛,身體乏力,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無力。治以舉氣升陽。方選補中益氣湯,藥用炙黃芪、白術、陳皮、升麻、當歸、柴胡、黨參、焦三仙等。水煎,日1劑,分3次服。 脾胃陰虛型胃下垂有何臨床表現,如何施治? 臨床表現:形體乾瘦,口渴喜飲,飲後胃脘不適,不思飲食,食後倒飽,手足心熱,苔白少津,舌質紅,脈細無力。治以滋陰養胃,健脾益氣。藥用經驗方:山藥、黨參、黃精、玉竹、石斛、荷葉、柴胡、扁豆、佛手、焦三仙等。水煎,日1劑,分3次服。

2016年04月08日 13:13

(1)推拿法 腹部取穴:鳩尾(劍突下0.5寸)、中脘、氣海、天樞,仰臥位,術者站于患者右側,以推揉鳩尾、中脘為重點,循序往下至腹部,以臍周天樞、氣海為重點按揉,並用托法,即醫者四指併攏,根據胃下垂的程度不同,自下而上托之。再以摩法在腹部治療(逆時針方向操作)14分鐘。 背部取穴:肝俞(背部第9胸椎旁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旁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旁1.5寸)。患者取俯臥位,以輕揉的滾法,沿脊椎兩側操作,重點在胸6~12兩旁的穴位,然後在脾俞、胃俞按揉10分鐘。 ( 2) 針灸法 取穴:中脘、天樞向下斜刺外陵,氣海向下斜刺關元。用補法,留針10~20分鐘。噁心嘔吐,配上脘、內關,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30分鐘,和中降逆;如合併有潰瘍病,可配巨闕、內關、公孫、脾俞、胃俞,用補法,留針10~20分鐘,以溫中止痛;陽虛灸關元、氣海;陰虛者加陰陵泉、太溪;氣虛加足三裡。

2016年04月08日 13:13

(1)推拿法 腹部取穴:鳩尾(劍突下0.5寸)、中脘、氣海、天樞,仰臥位,術者站于患者右側,以推揉鳩尾、中脘為重點,循序往下至腹部,以臍周天樞、氣海為重點按揉,並用托法,即醫者四指併攏,根據胃下垂的程度不同,自下而上托之。再以摩法在腹部治療(逆時針方向操作)14分鐘。 背部取穴:肝俞(背部第9胸椎旁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旁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旁1.5寸)。患者取俯臥位,以輕揉的滾法,沿脊椎兩側操作,重點在胸6~12兩旁的穴位,然後在脾俞、胃俞按揉10分鐘。 ( 2) 針灸法 取穴:中脘、天樞向下斜刺外陵,氣海向下斜刺關元。用補法,留針10~20分鐘。噁心嘔吐,配上脘、內關,用平補平瀉法,留針20~30分鐘,和中降逆;如合併有潰瘍病,可配巨闕、內關、公孫、脾俞、胃俞,用補法,留針10~20分鐘,以溫中止痛;陽虛灸關元、氣海;陰虛者加陰陵泉、太溪;氣虛加足三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