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感冒脾胃濕熱
問題 【感冒】 【歸檔】 16年11月05日

感冒脾胃濕熱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女
網友年齡:27歲
詳情描述:
應該有這些症狀:腎陰陽兩虛、脾胃濕熱虛、心火旺盛虛、貧血、感冒、
1、感冒了..吃了藥現在,就是有點流鼻水
胃不好,老中醫說我胃濕,脾虛,本來在進補的,可是天氣冷,我又感冒了,結果他開了個感冒方子給我,
網友回答
2016年11月05日 00:00

網路問診需要的問題:1.問睡眠,你的睡眠如何?是否一覺到天亮?是否每天定時會醒?如果會醒,是幾點會醒?是否多夢?等等.2.問胃口,你感覺餓嗎?有欲望想吃什麼特別的食物或是喜愛什麼味道的食物?或是不餓,完全沒有胃口.3.問大便,你便秘嗎?每天有大便嗎?大便顏色是什麼?是下利嗎?很臭還是無味?等等.4.問小便,你的小便是什麼顏色?頻尿嗎?還是小不出來?還是沒有尿意?平均一天幾次?等等.5.問口渴,你很渴嗎?如渴,最想喝什麼溫度的水?如不渴,時常會忘記喝水嗎?還是再怎麼喝也不能止渴呢?6.問寒熱,你平時覺得身體很熱還是很冷?手腳冰冷嗎?7.問汗,你容易出汗嗎?會半夜盜汗嗎?會時常流汗不止嗎?還是不出汗的身體呢?8.問體力如何,精神好嗎?還是一直疲憊中?早上起床時,是精神奕奕呢?還是無法起床呢?精神能夠集中嗎?9.問性功能,你性功能好嗎?等等.10.問女子月經,無論妳有無月經,都要詳細說明妳的月經情形,是延後還是每次都提前呢?痛不痛呢?生過小孩嗎?醫生需要依據這些主要症狀來開出處方,但是要開方時,我們須要知道你體重多少?身高多高?等等,因為體格不同就會出現劑量不同的處方.

2016年11月05日 00:00

脾胃濕熱 脾胃濕熱 ,病證名,亦稱中焦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致,症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濕為主,
脾胃濕熱證在門診診療中幾乎每天均可見到,它涉及消化、腫瘤、泌尿等多個系統的多種疾病,而消化系統疾病更為常見,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症、膽囊息肉等,在肝癌手術、食管或胃或腸癌手術後,其
各自發展的不同階段均可能出現,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引起脾胃濕熱證的主要原因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療,病變反復活動與發展的結果,其次,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如縱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膩,嗜食辛辣,吸煙嗜酒等導致脾胃受傷,聚濕生熱,由此可見,要預防脾胃濕熱的發生,首先要積極治療上述基礎疾病,同時,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飲食有節,勿吸煙,勿飲酒等,
脾胃生理特點在於升與降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點主要集中於升與降,脾主運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而主降濁,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脾不健運,則清氣不升;胃不和降,則濁氣不降,反升為逆,脾為陰髒,胃為陽腑,互為表裡,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著水穀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關乎整個人體的陰陽、氣血、水火之升降,所以為人體升降之樞紐,脾胃之升降,又互為因果,胃失和降,則脾氣不升;脾升失常,則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說:“中脘之氣旺,則水穀之清氣上升而灌輸百脈,水穀之濁氣下達於大小腸從便溺而消”,脾清陽上升,胃濁陰下降,則氣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運不升則生化無端,不降則傳化無由,壅滯成疾,
二、脾胃病證突出表現為濕與滯
脾胃病證雖多,然濕留氣滯是病機中共同之處,脾胃為倉廩之官,水穀之海,無物不受,邪氣易襲而盤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氣機壅塞,則水反為濕,穀反為滯,濕阻、食積、痰結、氣滯、血瘀、火鬱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雜,氣道閉塞,郁於中焦,此乃屬實滯,若脾胃虧虛,運化失司,升降失調,清濁相干,濕、滯又可從中而生,所謂因虛致實,虛中挾滯,正如《素問·調經論》所雲:“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於濕、滯為病機之要,故在治療脾胃病時,或溫,或清,或補,或瀉,總以行其滯,利其濕,複其升降為其總旨,
三、脾胃病重在調理,兼以宣通肺氣
脾胃病變多濕多滯,其中脾病多濕,易被濕困;胃病多熱,易為熱壅,總為氣機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變不宜大補大泄,而貴在調理,探本求源,明氣機失調之因,審因論治,複脾胃升降之常,使濕滯消,升降和,諸症可除,
在調理脾胃時,還應兼以宣通肺氣,因脾主運化水谷,化穀如漚,肺主布散精微輸布如霧,脾需肺之協助,才能完成水穀精微的布散,正如《素問·經脈別論》所雲:“脾主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發肅降,脾胃主升清降濁,同司氣機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臨床用藥應於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鬱之品,如杏仁、栝樓、麻黃等,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鬱,使濕阻得運,啟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脾胃濕熱:脾胃濕熱見症多端,胃脘疼痛,嘈雜灼熱,口幹不欲飲,饑而不欲食,小便色黃,大便不暢是脾胃濕熱的辨證要點,對此症的治療應本著清熱不礙利濕,利濕不助熱的原則,應用三仁東加減,常加冬瓜皮、茵陳,使濕祛熱清,脾胃安和,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東加減;若出現黃疸之症,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
----------------------------------
王惠蘭溫膽東加減治療脾胃濕熱證經驗
脾胃濕熱證在北方並不多見,但近年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有增多趨勢,在跟王惠蘭老師學習中發現每遇脾胃濕熱證,常用溫膽東加減治療而獲良效,現將老師對脾胃濕熱證的認識和常用治法總結如下,
1 病因病機,脾胃虛弱為本中醫理論認為,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根,《靈樞·百病始生》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脾胃濕熱證的形成,雖然病因病機有多種,但脾胃功能狀態是決定因素,臨床所見有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脹滿,泛泛欲嘔,不思飲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變得黃膩,尋根問源,無論是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調所致,總能找到脾胃虛弱的病本,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穀物水液,水反為濕,穀反為滯,濕和滯久則化熱,可形成濕熱;同時各種疾病因素很易引發虛弱之脾胃功能失調而生濕熱,
1.1 感受外邪 由於脾胃的生理特性,濕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為濕土,為“受濕之區”,濕邪最易傷脾;胃為燥土,喜潤惡燥易患燥病,燥為陽熱之邪,燥甚則熱,胃熱脾濕結合即為濕熱,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內有蘊濕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內蘊之濕,結合亦成濕熱,正如薛生白所雲:“太陽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致,內外相引,故病濕熱,”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虛弱之脾胃,致濕從內生,鬱而化熱,形成濕熱,
1.2 飲食不節 無節制的飲食是傷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見的病因,“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滯、濕阻、氣滯等,而食滯、濕阻、氣滯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濕”,氣滯也是水濕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極具生濕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因素均可成為脾胃濕熱證形成的病因,胃雖喜潤惡燥,但脾胃濕熱的形成與胃也有直接的關係,食物先由胃納,臨床常先見胃納失常的症狀如胃脘痞滿、納呆、噁心等,脾與胃共為中土,生理上協調合作,共同完成納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濕熱證與胃的關係密不可分,故稱脾胃濕熱證,
1.3 情志因素 “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張景岳曾說:“但苦思難釋則傷脾”,過度思慮,情志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協調脾氣健運的重要條件,即“土得木而達”,肝失疏泄無以調暢氣機,脾升胃降失調,脾失健運生濕,濕鬱化熱,濕熱乃成,
當然,上述病因在不同的個體會引起不同的脾胃病證,這是由個體的體質素質不同,脾胃功能性狀不同,對病因作用反應的形式不同所決定的,
2 主方溫膽,審證靈活加減
慢性脾胃病的臨床表現多為本虛標實,濕熱是標實的表現之一,“急則治標”,當濕熱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就要以清化濕熱為主,健脾助運為輔,
溫膽湯出自《三因極—病證方論》,組成為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炙甘草、生薑、大棗,原“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又治驚悸”,其藥性的溫涼全在組成藥味量的大小,該方組方簡,性質平和,通過靈活加減,虛實寒熱表裡證均可應用,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原記載的證治範圍,老師常用其方加減治療脾胃濕熱證,方中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陳皮理氣和胃,氣行則濕化,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生薑、大棗健脾和胃,使土健以勝濕,枳實下氣導滯消積,祛痞助濕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熱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濕清熱,理氣導滯之功效,雖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滯,化濕而不助熱,清熱而不助濕,治療脾胃熱證頗為對症,
由於濕熱證的纏綿難愈,臨證需審證求因,辨別濕與熱孰輕孰重,靈活加減,脾胃濕熱證多見脘腹脹滿,痞悶不舒,噁心納呆,口幹不思飲或飲而不多,口中粘膩,大便粘滯不爽或秘結,舌質淡紅或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或緩,濕重於熱加蒼術、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濕熱並重去生薑、大棗,加黃芩或黃連、茵陳;熱重於濕較少見,亦不能過用寒涼,在濕熱並重方中加蘆根以清熱生津利小便,加萊菔子、焦檳榔,使熱從大便而去,傷食加焦三仙、萊菔子;肝鬱氣滯加柴胡、蘇梗、厚樸;脾虛明顯加蒼術、白術,外感引發的脾胃濕熱,在辨證施治方中合入溫膽腸,表裡同治,脾胃濕 熱證患者,胃鏡檢查往往發現胃中瀦留液較多,粘性較大,此時重用蒼術,以芳香疏化水濕,醒脾助運,
需要注意的是,熱屬陽,濕屬陰,清熱用涼藥,涼則助濕,治濕用溫藥,溫則助熱,加之治濕藥多香燥,易耗傷津液,故臨證需仔細辨別,用藥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虛弱是生濕之源,往往先有濕而後化熱,臨床亦不多見濕重於熱,即是濕熱並重,治療也多以化濕理氣為主,因濕邪最易阻滯氣機,理氣有助祛濕,祛濕最常見藿香、佩蘭、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滲平和之品,待濕去熱孤再適當加入清熱藥,
3 驗案舉例
患者,女,68歲,因感冒愈後上腹脹滿,痞悶不舒,納呆噁心,矢氣時作,大便溏而不爽,口幹不思飲,身困乏力月余就診,查見面色萎黃,舌質略紅,苔淡黃厚膩,脈細滑,下肢微腫,並述多年來每逢感冒或平時飲食稍有不慎即發上症,辨證:脾胃虛弱、濕熱蘊中、濕重於熱,治法:理氣健脾,化濕清熱,溫膽東加減,處方:陳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蒼術15g,厚樸12g,菖蒲12g,苡仁20g,黃芩10g,甘草6g,服藥4劑,上腹脹滿痞悶減輕,厚膩苔變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蒼術為白術15g,繼服10余劑,諸症基本消失,進食覺香,食量仍少,大便軟而量少,舌中

2016年11月05日 00:00

通過對你的病情分析,對於你這種胃腸功能不是很好的人,建議你選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早空腹服用,還要建議你平時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對於那些油炸、醃制的食物儘量少吃或者不吃,這些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的負擔,更會引起血脂升高,如果嚴重的話建議做個胃鏡

2016年11月05日 00:00

根據您的描述來看,如果現在感冒還沒好轉,那麼不排除已經入裡的可能性,如果出現咳嗽,咳濃痰,或者是鼻涕變膿了,可以考慮應用清熱的感冒藥物,

2016年11月05日 00:00

根據您的描述,考慮可能是有濕熱在體內,建議可以適當用點清濕熱的藥物,建議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飲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