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飲茶是門大學問 別讓誤解“迷了眼”

導讀: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每逢有客人來訪,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國的茶文化一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如今,飲茶也已經成為一種傳統飲食文化被人們所鍾愛。

現代社會,茶文化非常盛行,不僅茶品類繁多,流傳路徑也是相當廣泛,幾乎覆蓋全世界。因此,茶躍升為最為流行、最大眾化、最有益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

每天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泡上一杯清茶,真正可以說是一種放鬆。我們都知道,喝茶是有很多講究的,從古代開始,泡茶、品茶就成為一門大學門。所以,喝茶這件很小的事情做起來也是非常講究的,要真正學會可不是容易事。

以下就是人們在飲茶文化中常常會弄混、出錯的誤區。

誤解一:白茶、紅茶、綠茶傻傻分不清楚

很多人都有一個認識:白茶是白茶,紅茶是紅茶,白茶和紅茶來自不同植物。這種認知其實是一種誤解。其實白茶和紅茶都來自茶樹,只是因為加工方式不同:紅茶比白茶多了發酵過程;而白茶的嫩葉被採摘後,只經過殺青後曬乾,不需要揉撚。所以就使得它們各有秋色了。

另外在很多人都分不清白茶與綠茶的差別,認為白茶綠茶不分上下。其實並不然,科學家表示,在所有茶中,白茶不僅有較高含量的抗氧化劑,而且所含的咖啡因含量也是最少的。

誤解二:牛奶不會抵消茶的健康功效。

現代社會,牛奶和茶都是被人們看成是一種健康飲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兩種飲品雖然都有益於人們身體健康,但是兩者是不能一起飲用的,因為兩者有相互抵消功效的效果。




據《歐洲心臟雜誌》上一項近期研究發現,牛奶中的酪蛋白會結合茶葉中的兒茶酚。因此,喝茶加牛奶會破壞茶葉預防心臟病的功效。

誤解三:品茶越新鮮越好

我們都知道,食物應該越新鮮越好吃。所以,按照人們的思維習慣,品茶也應該是越新鮮越好。但是專家研究認為,喝新茶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最新鮮的茶葉其營養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專家解釋,新茶一般是指採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這些茶葉中含有如多酚類物質、醇類物質、醛類物質等對人身體有害的成分。所以一旦長時間喝新茶,可能會使人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

除此,醫生提醒,新茶對病人來說更不好,特別是一些有胃酸缺乏的患者,或者有慢性胃潰瘍的老年患者。因為新茶會刺激他們的胃黏膜,從而導致腸胃不適,甚至可能還會加重病情。

誤解四:喝茶會導致失眠。

喝茶能提神,這是一個一貫被大家認同的常識。

喝茶提神,這是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這種成分,所以使它具有了提神的效果。

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又表明,茶葉中含有的氨基酸L-茶氨酸成分具有很好的提高睡眠品質的效果,所以喝茶過多會失眠這一說法也就被瓦解了。

專家研究表示,茶應該可以說同時具有提神和養神兩方面的作用。提神作用可以使大腦清醒靈活,而養神作用則具有抑制、安神的作用。所以,一味的說喝茶會失眠顯然是極為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