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春季午睡也是門大學問

>>>推薦:春天來臨 你的肌膚防曬了嗎?

隨著科學的發展,午睡的方式亦相應改變。近年來,有科學家提出,飯後午睡應改為飯前午睡。因為,傳統的飯後午睡,飽脹難眠,影響午睡的品質,醒來後反而覺得頭昏腦漲,四肢乏力,周身酸懶,給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帶來不利影響。
有研究認為:飯前午睡半小時,比飯後午睡2小時更能有效消除疲勞,並可大大提高下午的工作與學習效率。飯前午睡的方法:是下班或放學之後,吃點水果,或喝杯牛奶,隨即午睡半小時,再起床就餐。
有人伏案午睡,這習慣不好。因為,伏案午睡有兩大弊端:
一是對眼睛有害。午睡後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就是伏案時眼球被壓迫,引起角膜變形、弧度改變的結果。長時間伏案睡眠,會使視力受損。
二是伏案睡覺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加重心臟負擔;同時,也會因頭部壓迫雙臂,影響血液迴圈和神經傳導,導致手臂麻木、刺痛現象。另外,坐得時間久了,還會導致頭部缺氧,出現生理性的一時“腦貧血”,產生頭暈、耳鳴、腿軟、乏力等症狀。因此,有伏案午睡習慣一定得改正。
午睡的最好方式是臥床小睡,周身放鬆,以更衣側睡為佳,時間半小時就夠了,最多亦不要超過一小時。倘若一時睡不著也不要緊,閉上眼睛,摒棄雜念,靜臥半小時,亦能收到午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