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冬天腳冷怎麼辦 兩個方法讓你從頭暖到腳

導語:是不是你到了冬天,你就感覺到手腳特別的冰冷,你知道手腳冰冷的原因是什麼嗎?你想讓冰冷的腳暖和起來嗎,那就馬上去看看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種讓腳變暖和的方法吧!

寒從腳下起,保暖最重要

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和火,屬於大自然中的六種不同氣候變化,當它們表現太過或不及的時候就會危害人體而發病。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個部位最容易受涼,尤其是腳部受寒,與某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係。這是因為腳位在下屬陰,因此腳是寒邪侵犯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

民間有“寒從腳下起”的說法,因為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而且,我們腳部的皮下脂肪又較薄,因而保暖性較差。現代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雙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較少,腳掌上還密佈了許多與人體相通的小血管。因此,一旦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腸胃道以及其他內臟器官的疾病,並且,很容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和婦女痛經等病症。所以,腳部的禦寒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數九嚴寒的時節,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

採取有效措施,保證腳部溫暖

要使腳不受寒的辦法很多,平時應根據情況選用適當的方法。

1、根據年齡和身體狀況選用保暖作用好的鞋襪。

對於腳部易乾裂的人,應選用透氣性差的皮棉鞋和彈力尼龍襪,這樣才能保持腳的周圍有濕潤的環境。而那些腳易出汗的人,則應穿毛襪,用羊毛鞋墊,這樣既能達保暖目的,又能吸潮散熱。此外,選擇大小肥瘦合適的鞋子也很重要。如果鞋子窄小,穿上後不僅有礙血液迴圈,而且還會使腳周圍的空氣層縮小,不易保溫。

一般來說,老年人由於氣血漸衰,不要穿塑膠底鞋,而宜穿布棉鞋。小兒由於皮嫩,保暖力差,因此宜穿那種柔軟而暖和的棉鞋;在嚴寒野外作業的人員,應穿帶毛皮的高筒皮靴;青少年好動不怕冷,可以穿皮底鞋與膠底鞋。



2、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

有人把用熱水洗腳視為重要的保健功法之一。的確,睡前用溫水泡腳15~20分鐘,能促進足部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同時使腦部血液相對減少,很快就能入睡。因此,民間有“溫水泡泡腳,勝吃老母雞”的說法。臨睡之前用溫水泡腳不但可以為腳部驅寒,還有助於睡眠與養生。如果在熱水中加入一些健身品,就會讓你更舒適,更快產生睡意。

此外,晚上睡覺時,還要注意把腳蓋好。蓋好腳部不僅能預防感冒、堵塞寒邪入侵的漏洞,還可以幫助人入睡。

火自頭上生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而陽有主火熱的一面。我們知道,頭部的血管非常豐富,因而溫度較高,而且又是中樞神經的“司令部”,因而各種應激力都比較敏感。所以,不管人有何情緒變化,都會引起頭面部的充血,從而表現出“面紅耳赤”的樣子。並且,一些火熱之邪致病就多表現於人的頭面部。比如,心火上炎會致口舌生瘡;胃火熾盛,會致齒齦腫痛;肝火上沖,會致頭痛、目赤腫痛;膽火橫逆,會致頭暈目眩等。

所以,即使到了冬天,年輕人只要耳朵不凍,頭部就不用多加防護,帽子不戴也可過冬天。如果稍微冷一些就戴上厚厚的帽子,動輒滿頭汗出,這樣反而就容易感冒。因此,頭部適當凍一凍,有利於讓寒冷刺激大腦的清醒,從而能增強人的智力和記憶力。

健康小貼士

日本學者指出,人在6~30歲,雙腳應能整齊地併攏直立。如果不能併攏時,就是早衰的表現。因此,能長期站立的人身體一般健康,如果連站15分鐘就有困難的,就一定是循環系統有毛病。如果腳趾活動量極少,也是引起腰痛、肩肘痛等多種現代“文明病”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想少生病,就必須使腳趾經常處於靈活狀態。所以,腳部保健,平時還要加強鍛煉,多活動,以保證腳部的血液供應,從而達到健康的目的。



冬季保暖小常識:

一、冬季保暖小常識:頭、胸腹、腳是重點

1、頭部保暖

醫學研究發現,靜止狀態不戴帽的人,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4℃時散失總熱量占60%。此外,天氣寒冷令血管收縮,人們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症狀,對於腦血管病人來說,很容易誘發腦血管病。由此可見,頭部保暖非常重要。

2、胸腹保暖

老話常說在冬天裡戴個圍脖好比多穿件衣服,胸腹部受寒之後,易折傷體內陽氣,從而引發心臟病的發作。此外,還可以誘發胃腸病的發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3、腳保暖

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能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數九嚴寒腳部的保暖尤應加強。老年人冬季應及早穿厚襪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腎。有凍傷史者更應早穿。此外,晚間臨睡前以熱水燙腳,搓腳心湧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迴圈良好,利於保健。對有凍傷史者,可用蔥須加花椒的熱水洗燙腳。

4、背要保暖

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感冒受風寒多從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背部溫暖,不僅可防感冒、固腎強腰,而且可防舊病復發、加重。因此,老年人冬季最好增添一件背心。以棉或絲綿為宜,保溫隔寒性能好。夜間起床時應披衣防感冒。

二、冬季也要運動

冬季由於氣候寒冷,人們多不願出外運動。其實,越是寒冷,越應多多運動,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最好辦法,還可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冬季運動可選擇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也可選擇室內健身場所如跳操、打乒乓球、保齡球等。 但老年人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別選擇那些活動幅度過大、運動量過強的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