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綠化真的可以調節身心健康嗎?

人們工作之餘,在庭院花卉、草坪旁休息,在綠樹成蔭的大道上散步,在風景秀麗而幽靜的公園裡遊玩,往往心曠神始,精神振奮,忘掉煩惱,消除疲勞。

人們生活在綠色世界中,綠色象徵著春天;象徵著生命,象徵著青春,象徵著幸福。

有的人認為,綠色在人的視野中約占25%時,人的心理情緒最為舒適。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情緒體驗,工作很疲勞時,看看窗外的綠蔭,會頓時感到賞心悅目。綠化由於能調節氣溫,淨化空氣,防風、防塵、阻隔噪音,對人體的生理功能起著良好的作用,而且對人的心理活動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據估計,全世界每年要向大氣排放一億噸粉塵,一億五千萬噸二氧化碳和兩億噸一氧化碳,這使空氣受到污染。而被污染的空氣將危害人體健康。大量栽種綠色植物是消除空氣污染的一個有效措施。據科學測定,一個成年人每天能排出近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消耗0.75公斤氧氣,而一畝地每天能吸收60公斤二氧化碳,生產出40公斤氧。因此多種樹木、花草等綠色植物,能夠防治污染;調節空氣,保持生態平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起到延津益壽的作用。

盆景是我國獨特的園林藝術之一,是我國民族藝術的遺產,它在我國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巧心匠人使用樹樁秀石、芳草亭榭配置盆景,把大自然的優美風光,縮於一盆之中,人們從咫尺盆內領略自然山林之趣、名山大川之勝,可謂意境深幽,耐人尋味。有人說“一盆優美的盆景,就是幅立體的中國畫,就是一首有生命的抒情詩。”室內陳設幾盆盆景,使人頓覺生氣盎然,妙趣橫生,調劑精神,增進健康。盆景植物佔用面積不大,它在陽臺、走廊和室內的空間等處都可栽植。

綠化創造幽美而舒適的環境,使人身心健康。栽花種樹,頗有益處,陶冶人的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柳樹在我國古代各地都廣泛種植。白居易在《隋堤柳》詩曰:“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黃河東接淮,綠影一千五百里。”柳樹是風景樹,載柳綠化環境是大有益處的。大樹底下好乘涼。夏日炎炎,林內清涼,人們在綠蔭下享受消暑乘涼的愉快,風送幽香、馥鬱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