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冬天吃栗子四大功效

功效一:

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生活小貼士:栗子好吃須注意吃法

1.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栗子,應該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

2.患血症者,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

3.產婦、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4.因其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糖尿病人吃栗子應適可而止;

5.無論是生吃還是炒食、煨食,均須細細咀嚼,連津液吞咽,可以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功效二:

栗子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栗子食療推薦: 日啖10顆栗子可治腎虛

民間用板栗補養、治病的方法很多,但多數人都是熟吃,殊不知,生食板栗補腎的效果大大超過了熟食。

功效三: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食用提醒:栗子補身體但非人人宜

板栗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的含量也比較豐富,屬於堅果類食物。但是應該適量吃,不能當作主食食用。

栗子含有大量澱粉,而且熱量也很高,最好在兩餐之間把栗子當成零食吃,或做成菜吃,不要在飯後吃,特別是女性朋友,不能以栗子代飯。

栗子除了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澱粉外,還含有維生素以及鈣、磷、鐵、鉀等無機鹽和胡蘿蔔素。栗子雖然養人,又好吃,但並不是人人適宜。千萬不要吃得太多,否則阻滯腸胃,難以消化。特別是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另外脾胃虛寒者不宜吃生栗子,產婦、兒童和便秘患者也不要多吃栗子。因栗子熱量較高,糖尿病人要適可而止,糖炒栗子的含糖量更高,糖尿病患者更要少吃。

功效四: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國醫學認為,栗子味甘性溫,無毒,有“益氣補脾、厚腸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

栗子生食熟食都有益

生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療腰腿軟弱無力、小便頻數、反胃、便血、慢性淋巴結炎和頸淋巴結核以及因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或因腎虛引起的久婚不育等疾病。用風乾的栗子殼燒成炭再碾成粉狀,加蜂蜜調和後用水沖服可治內痔出血。

有的中醫還用栗子殼與夏枯草、丹參複配治療急性頸淋巴結炎和甲狀腺腫大。它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栗子性味甘溫,入脾、 胃、腎三 經,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

適用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腰腳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及外傷骨 折、淤血 腫痛、皮膚生瘡、筋骨痛等症。

栗子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有對抗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板栗的藥用從藥用方面來說,栗果是補腎佳品,兼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止瀉治咳等功效。( 圖片來源:PConline攝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