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按摩穴位 五招解決手腳冰冷

導語:冬季,很多人都會有手腳冰冷的困擾,你想不想擺脫手腳冰冷的困擾,你想不想溫暖過冬。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了一些讓手腳變溫暖的方法,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1、手腳怕冷按壓陽池穴

很多人適應了溫暖的空調間、暖氣房,卻適應不了室內外的溫差,如果平時疏於鍛煉,很容易外出受涼,覺得手腳越來越怕冷。怎麼辦呢?不妨試試刺激陽池穴。陽池穴名意指陽氣生髮之池,有生髮陽氣、溝通表裡的功能作用。

陽池穴位於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中指、無名指指縫中(或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刺激這個穴時間要長,力度要緩。最好是兩手齊用,先以一隻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隻手的中指按壓這只手上的陽池穴。另外經常按揉此穴,能夠防治“滑鼠手”,即肩肘腕綜合征。

2、上肢勞累不適點按曲池穴

如今代步工具多了,下肢漸漸解放,反而是上肢最受累,上肢酸脹疼痛,有時抬升都困難,這個時候你不妨試試按揉曲池穴。

曲,是隱秘的意思,不容易被察覺。池,代表水的圍合之處、匯合之所。曲池這個穴位容易積聚寒濕之邪。點按曲池穴(在兩側肘部橫紋外側端凹陷處,按壓上去有酸重感),有緩解上肢不適以及清熱瀉火作用。

每次點按1分鐘。需要注意的是,此穴容易造成流產,孕婦禁用。曲池穴還能治療手肘疼痛、眼疾、牙疼、高血壓、貧血等症狀。

3、鼻塞流鼻涕按揉風池穴

不少人有時會覺得鼻子不舒服,不自覺地流鼻涕、鼻塞,抵抗力差、疲勞感加強的人甚至出現感冒的症狀。這個時候你不妨試試按揉風池穴。

中醫認為,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頭頂最易感受風寒之邪,而風池穴意指易為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因此,有保健養生意識的朋友們不妨按摩風池穴。

按揉風池穴(當項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凹陷處),將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於同側風池穴,其餘四指附於頭部兩側,由輕至重按揉1分鐘。這個穴位除了能治療鼻塞、流鼻涕,還主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感冒、落枕等病症。



4、頸椎病、肩頸不舒服的按摩養生技巧

頸椎位置的按摩方法主要有捏、按、滾三法,重點的穴位有風池、肩中俞。

首先捏肩。用捏拿法捏頸肩部,每次半分鐘。

其次是按肩,用掌跟部按揉肩井部位,每次半分鐘。

第三是滾肩,用手背滾動按摩頸肩部,每次半分鐘。第四按風池穴,中指加固在食指背側,點揉風池穴,半分鐘。最後是按肩中俞,用大拇指點揉肩部的肩中俞穴,每次半分鐘。

5、腰背痛的按摩養生技巧

腰背部的按摩要注意不要過重敲擊,力度應該適當。

首先按腰背,用掌跟部縱向按揉腰痛部。

其次拍腰背,用掌外側縱向拍打腰背部。

第三搓腰痛,用手掌縱向搓腰背部。

第四按腰眼穴,每次半分鐘。最後按委中穴,每次半分鐘。長期堅持,可達到健體養生的目的。



推薦冬季滋補食譜:

1、百合鵪鶉湯

材料:鵪鶉兩至四隻,紅蘿蔔半斤,百合四錢,蜜棗六枚

功能:滋陰健肺,止咳補氣,久咳虛喘者為合。

製作方法:鵪鶉托雞鴨檔代切洗淨,去腸雜;紅蘿蔔去皮洗淨切件,加百合、蜜棗,放水五碗,煲三小時。

說明:清潤滋補,合全家老少飲用,秋冬季更是合時湯水。

2、無花果杏仁湯

材料:瘦肉四兩,南北杏各三錢,蜜棗五枚,無花果十粒

功能:無花果清熱、利呼吸道系統等器官;南北杏清痰止咳,潤肺養顏;加蜜棗滋潤成方。

製作方法:瘦肉洗淨,成塊落煲,加放以上各藥材,放六碗水,煲二小時已成。

說明:此湯乃保健平安之湯劑,偶然感冒傷風、咳嗽、痰多,亦可以飲此湯,有益加速療效。

3、芝麻益膚湯

材料:黑芝麻一兩,檸檬四片,雪梨一個,雞蛋一隻或鵪鶉蛋四隻,紅棗六枚

功能:芝麻有潤腸潤肌膚功效,能烏須黑髮。組成上方可以防止皮膚乾燥、龜裂、脫皮,使皮膚光滑,幼嫩嬌豔。

製作方法:洗淨黑芝麻放置攪拌機攪勻,成糊狀;檸檬切片;放兩碗水,先煲紅棗(去核),後下雪梨(切塊),十分鐘後放入雞蛋(全只),片刻加入黑芝麻、少許糖,混成湯可進食。

說明:此湯為時下美容人士最為多用,經濟而簡單,清潤通便,益膚防老。

4、蓮子百合湯

材料:瘦肉半斤,蓮子一兩,百合五錢,蜜棗四枚

功能:蓮子乃著名滋養藥食物,養神安寧,降血壓。百合能補中益氣,溫肺止咳;鮮品有鎮咳、止慢性支氣管炎、療肺病止咯血之效;乾品作粉煮食,有滋補多營養之功效。以上兩藥一齊再加上瘦肉,組成一湯,既滋補中氣,健肺養顏,養神平壓,而且味道相當可口。

製作方法:蓮子百合大多都採用乾品,將以上各食物藥物洗淨,一齊放入煲,加瘦肉,水六碗,煲三至四小時,蓮子松化,百合出味。

說明:蓮之全身皆可入藥,蓮藕、蓮子、蓮葉、蓮心、蓮花、蓮蓬、蓮莖乃最普遍而最實用之植物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