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眼睛暗示癌症 視野模糊或腦部腫瘤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時它也是身體健康的晴雨錶。美國眼科協會專家、三藩市青光眼中心主任安德魯·伊瓦說:通過觀察眼睛,無需手術即可瞭解血管、動脈和視覺神經等健康狀況。

眼睛也可暗示身體是否健康

美國版《讀者文摘》2014年總結了8種往往最先由眼科醫生發現的其他器官疾病。

1.糖尿病。

視網膜少量出血是2型糖尿病最早的線索之一,美國諾瓦東南大學眼科副教授約瑟夫·匹茲門蒂指出臨床上有不少病人在眼科檢查時發現這一症狀,但那時他們還未被診斷出糖尿病。

視網膜少量出血警惕糖尿病

如果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可能導致失明。及早發現,就能有意識地改變生活方式,如控制體重、健康飲食,有效的管理可使失明風險減半。

2.高血壓。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眼科潔西嘉·斯拉斯基博士說,多個大樣本研究發現視網膜小血管狹窄和心血管疾病相關,並且沒有常規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人,這種相關性更加明顯。

視網膜小血管狹窄和心血管疾病相關

血管損傷,比如動脈脆弱或狹窄,都可能是高血壓的信號。高血壓會導致眼底血管硬化而引起眼底供血不足,而且容易發生眼底出血及繼發青光眼的可能。

高血壓會導致眼底血管硬化

應該及時到醫院眼科進行檢查明確,進行眼底鏡檢查眼底視網膜的情況。積極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內,避免從事低頭的工作,以免導致眼底血管灌注壓升高而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3.風濕性關節炎。

有2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有眼部問題,最常見的就是乾眼症。

此外,虹膜炎也是一個重要的線索,如果一個人在一年內發生了兩次虹膜炎或是一年半內發作3次,就要懷疑類風濕的可能。

乾眼症警惕風濕性關節炎

曼森解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液中某些炎症物質水準會升高,它們有時也會進入眼球引起炎症。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使眼球引起炎症

乾燥綜合征是一種慢性、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變,常見於40歲以上女性類風濕關節炎或狼瘡患者。眼幹畏光和口幹一般同時發生。建議多喝水,及時就醫。

4.多發性硬化症。

美國驗光協會會長米切爾·曼森說,視神經炎有時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一種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的徵兆。75%的該病患者會出現視神經炎,並且25%的患者以其為第一症狀。

視神經炎可能是多發性硬化症

因多發性硬化症會侵犯神經纖維的髓鞘、故臨床症狀端看受損神經纖維為何而決定。一般而言運動、多發性硬化症感覺、以及視覺的影響都很常見,若腦幹及小腦系統的神經纖維受損、複視、吞咽困難、步履不穩、暈眩的症狀亦可能發生。

5.某些癌症。

有時眼科檢查甚至能挽救性命,匹茲門蒂說,很多惡性腫瘤也在眼睛上有所表現。視網膜某些類型的出血可能是白血病的徵兆,某些腦部腫瘤會改變患者的視野,眼科醫生可以根據這些變化來進行診斷。

很多惡性腫瘤也在眼睛上有所表現

消不掉的麥粒腫:皮脂腺癌。如果眼瞼內外出現的紅色小包(麥粒腫)3個月不消失或者反復在同一處出現,並出現睫毛脫落,應當心皮脂腺癌。建議早做診斷,手術摘除。

6.中風

突然發生重影、眼前發暗或者看不見東西:除了視覺變化之外,中風症狀還包括:四肢或面部(特別是一側)突然麻木或無力、步行困難、眩暈、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說話不清或頭痛難忍,建議立即撥打120求救。

重影、眼前發暗或者看不見東西小心中風

中風也叫腦卒中。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

7.偏頭痛

視野出現盲點、閃光或波浪線:偏頭痛。大腦血流變化是其病因。開車時出現這一症狀,應立即停車休息。

視野出現盲點、閃光或波浪線:偏頭痛

症狀超過1小時,應看醫生,若伴有發燒、肌無力或言語模糊,則應考慮中風危險,必須趕緊就醫。

8.膽固醇過高

眼瞼處長黃斑:膽固醇過高。眼瞼處長黃斑是因膽固醇過高而在眼瞼部位形成的脂肪堆積物。建議看眼科或皮膚科醫生。

眼瞼處長黃斑:膽固醇過高

膽固醇增高一般情況下對視力影響比較小的,需要先排除其他疾病,建議你先看眼科 ,和檢查血糖,血壓等,排除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易發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