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胃癌術後化療效果怎麼樣

胃癌化療

化療是指運用藥物治療疾病的方法,旨在殺傷擴散到全身的癌細胞。化療目的:(1)治癒癌症,使癌灶消失;(2)若不能治癒,則控制癌灶進展;(3)若不能治癒或控制進展,則緩解症狀。 多藥聯合化療常比單藥療效好,且可降低人體對某種特定藥物產生耐藥性的可能。化療藥可口服、靜脈/動脈注射、胸/腹腔注射等。 化療藥不能識別癌細胞,只非特異地殺傷增殖迅速的細胞。因此,骨髓細胞、消化道粘膜、毛髮等增殖較快的正常細胞也可被殺傷,引起骨髓抑制、嘔吐、腹瀉、脫髮等副作用(化療停止後多消失)。

術後輔助化療:研究證明根治術聯合術後化療比單純根治術更能延長生存期。

術前新輔助化療 :新輔助化療是術前給予3個療程左右化療,使手術時癌細胞活力低,不易播散;也可使不能切除的胃癌降期成可切除;也可為術後化療提供是否敏感、需否換藥的資訊。

腹腔內化療 :癌灶若累及漿膜,癌細胞就可能脫落到腹腔內,引起腹腔種植;也有可能術中操作時癌細胞脫落。腹腔內化療可減少或控制腹腔內復發或進展,應術中或術後早開始。

動脈灌注化療:局部癌灶藥物濃度明顯提高,全身迴圈藥物濃度明顯降低,副作用明顯減少。

胃癌術後化療

胃癌切除術後除少數病人外,大多需行術後化療。其原因系術後可能殘存有癌細胞,或者有的胃癌手術難以完全清除,或者通過淋巴或血液系統存在轉移病灶。實踐證明胃癌術後配合化療與單純性手術比較,前者生存期要長,術後復發較少。這就是醫生為什麼常常在術前給病人安排化療的道理。

晚期胃癌不能手術切除,或僅有一部分可以行姑息切除術,因此,化療已成為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療方法,臨床多採用聯合化療方案。

胃癌化療的注意事項

由於胃癌細胞高度不同的個體行為,相同化療方案包括靶向治療常療效迥異。目前,臨床上尚無術前能高度準確預測哪些胃癌對哪些藥物高度敏感技術。

(1)術前評估尚可勉強切除者,應儘早手術並術後化療,可延長化療無療效的70%胃癌患者的生命;

(2)術前評估切除可能性極小者,行術前化療以觀察是否縮小至可切除;

(3)術前評估切除可能性極高者,若即使癌灶自由發展3個月也不會影響手術療效,可考慮術前化療瞭解某化療方案是否有效,以便術後繼續應用或更換;

(4)若經濟條件好,術前新輔助化療前及2周後可行PET-CT影像檢查,若癌灶SUV值下降超過35%,可繼續接受12周化療,否則應手術、更換方案或放棄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