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降低餐後高血糖 教你如何選藥

降低餐後高血糖——α-糖苷酶抑制劑

能延緩小腸內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減慢小腸黏膜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降低餐後高血糖。

1.阿卡波糖

如拜唐蘋,用於治療餐後高血糖歷時較久,降糖效果較好,為控制餐後高血糖的首選藥物。為了減少或避免服藥後出現腹脹、排氣等不良反應,在開始時劑量宜小,通常起始劑量為25毫克,每日3次,在進餐時與頭幾口食物一起嚼服,以後可根據餐後血糖水準逐漸調整劑量,最大劑量100毫克,每日3次。單獨應用阿卡波糖不易發生低血糖,使用比較安全。

2.伏格列波糖

如倍欣,控制餐後高血糖常用劑量為0.2毫克,每日3次,飯前服,如降糖效果不明顯,可將每次劑量增加到0.3毫克。老年患者應從小劑量(每次0.1毫克)開始。

餐時血糖調節劑——短效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

它促進胰島素分泌快而且短暫,降血糖作用亦快而短暫,所以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此類藥物促進胰島素分泌作用依賴於血糖濃度,當血糖濃度較低時,促進胰島素分泌作用亦減弱,因此,一般不會引起嚴重低血糖反應。

1.瑞格列奈

如諾和龍,開始劑量為0.5毫克,餐前15分鐘內服用,以後根據餐後血糖濃度,可每週或每2周作劑量調整,最大單次劑量4毫克,最大日劑量不超過16毫克。對身體衰弱和營養不良者調整劑量時應慎重。

2.那格列奈

如唐力,口服後15分鐘起效,1~2小時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達到高峰,與血糖高峰相吻合,因而能快速有效的控制高血糖,所以那格列奈又被稱為胰島素分泌模式調節劑。控制餐時高血糖對控制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具有重要意義。那格列奈常用劑量120毫克,每日3次,餐前10分鐘內服用。

上述胰島素促泌劑的有效性取決於胰島B細胞功能狀態,在糖尿病早期存在一定數量具有功能的B細胞,此時這類藥物控制餐後高血糖效果較好。但當糖尿病進入後期,B細胞數量減少和功能受損明顯時,這類藥物控制餐後高血糖效果較差,甚至無效。臨床上如發現2型糖尿患者多次餐前血糖過高,血漿胰島素水準很低,反映B細胞功能衰竭,即使增加此類藥物劑量也不能發揮降糖作用。

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格列吡嗪

如美吡達,服藥後30分鐘即在血液中出現,血藥濃度高峰出現在服藥後1~2小時,因此能較好地控制餐後高血糖。開始劑量為2.5毫克~5毫克,每日3次,餐前半小時服用,一日最大劑量不超過3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