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腎盂腎炎的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

目的在於緩解症狀,防止復發,減少腎實質的損害。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勤排尿,以降低髓質滲透壓,提高機體吞噬細胞功能,沖洗掉膀胱內的細胞。

通常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勤排尿,以降低髓質滲透壓,提高機體吞噬細胞功能。有發熱等全身感染症狀應臥床休息。服用碳酸氫鈉1g,每日3次,可鹼化尿液,減輕膀胱刺激刺激症狀,並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青黴素、紅黴素及磺胺等有增強療效作用,但可使四環素、呋喃咀啶的藥效下降。有誘發因素者應治療,如腎結石、輸尿管畸形等。抗感染治療最好在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下進行。

抗感染治療

1、急性腎盂腎炎

因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細菌是革蘭陰性菌,其中以大腸桿菌為主。初發的急性腎盂明炎可選用複方磺胺甲惡唑(SMZ-TMP)2片,日2次,或吡呱酸0.5g,日3~4次,諾氟沙星0.2g,日3次,療程7~14天。感染嚴重有敗血症者宜靜脈給藥。根據尿培養結果選用敏感藥物。如頭孢呱酮,阿米卡星毒素對葡萄球菌、克雷伯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前者1~2g,每8~12小時1次,後者0.4g,每8~12小時1次。氟喹諾酮類藥物對變形桿菌、枸櫞酸桿菌及克雷伯菌敏感率在80%以上。呱拉西林、氨苄西林、呋啁妥因對D群腸球菌100%敏感。用法,前2者1~2,每6時1次;後者0.1g,日3次。真菌感染用酮康唑0.2g,日3次。或氟康唑50mg,日2次。

新生兒,嬰兒和5歲以下的幼兒急性腎盂腎炎多數伴有泌尿道畸形和功能障礙,故不易根除,但有些功能障礙如膀胱輸尿管返流可隨年齡增長而消失。一次性或多次尿感在腎組織中形成局灶性疤痕,甚至影響腎發育,近年來主張用藥前盡可能先做中段尿細胞培養,停藥後第2、4、6周應複查尿培養,以期及時發現和處理。

2、慢性腎盂腎炎

急性發作者按急性腎盂腎炎治療,反復發作作者應通過尿細菌培養並確定菌型,明確此次再發是復發或重新感染。

復發:指治療後菌株轉陰性,但在停藥後的6周內再發,且致病菌和先前感染的完全相同。復發的常見原因有①尿路解剖上或功能上異常,引起尿流不暢。可通過靜脈腎盂造影或逆行腎盂造影以明確之,如有明顯解剖異常情況存在,需手術加以糾正。如果梗阻因素難以解除,則根據藥敏選用恰當抗菌藥治療6周。②抗菌藥選用不當或劑量和療程不足,常易復發,可按藥敏選擇用藥,治療4周。③由於病變部位瘢痕形成,血流量差,病灶內抗菌藥濃度不足,可試用較大劑量殺菌類型抗菌藥治療如先鋒黴素、氨苄青黴素、羥苄青黴素、乙基因梭黴素等,療程6周。

一年內如尿感發作在3次或3次以上的者又稱復發性尿感,可考慮長程低劑量治療。一般選毒性低的抗菌藥物,如複方磺胺甲惡唑或呋喃坦丁每晚一粒,服用1年或更長,約605患者菌尿轉陰。男性因前列腺炎引起復發者,宜同時治療慢性前列朱炎,選用脂溶性抗菌藥物如複方磺胺甲惡唑;環內沙星0.5g,日2次;利福平0.45~0.6g,頓服,療程宜長達3月。必要時手術切除病變(增生、腫瘤)這前列腺。

如果經兩個療程的足量抗菌治療後,尿菌仍持續陽性,可考慮長程低劑量治療。一般採用複方新諾明或呋喃叮每晚一次,可以服用1年或更長,約60%患者菌轉陰。

再感染:指菌尿轉陰後,另一種與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轉陰6周後再發。婦女的尿感再發,85%是重新感染,可按首次發作的治療方法處理,並囑患患者重視尿感的預防。同時應全面檢查,有無易感因素存在,予以去除。

中藥治療

腎盂腎炎以女子多見,屬中醫淋症範疇。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腎盂腎炎常有發熱,尿急,尿頻,尿痛,尿熱等症狀。屬濕熱症,方用人正散加減。本方為木通6克,瞿麥10克,扁蓄10克,川黃柏10克,車前子15克,石葦15克,茅根30克,小薊30克。飲食方面應忌食一切鹹味調味品和含高蛋白的食物,應多食一些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慢性腎盂腎炎常以菌尿,尿常規改變為主,伴有腰酸,乏力,氣短,頭暈,浮腫,消瘦等症狀。中醫認為屬脾腎兩虛症型。本方組成為:黨參10克,百術10克,陳皮10克,熟地10克,澤瀉10克,黃芪20克,茯苓20克,山藥15克,杜仲15克,砂仁6克,木香3克,生甘草5克。如果畏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6克,肉桂10克;血尿為主者可加旱蓮草15克,小薊30克。飲食方面宜吃清淡而易消化的低鹽或無鹽飲食。近年來認為對於慢性腎功能不全者適當補充必需氨基酸可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