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學幾招 鑒別獨活與當歸

當歸雖不如冬蟲夏草名貴,但是其藥用和經濟價值都比較高,市場容量很大。不僅中藥配方中有“十方九歸”,當歸還是中成藥的重要原料。近年來,在對當歸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的基礎上,其藥用領域不斷擴大,一些用當歸配置的保健食品和化妝品也紛紛投入市場,備受青睞。也正因為如此,其價格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市面價從28元/公斤到65元/公斤不等。相比之下,獨活的價格要低一些,大約為12元/公斤左右。一些黑心商家就瞄準了人們對獨活尚不瞭解的心理以及獨活和當歸存在相似之處的便利鑽空子,從中獲利。

獨活充當歸 小心仍可辨

首先,筆者要帶領大家認識這兩種中藥。

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生於高寒多雨山區,主要產於四川、甘肅、陝西、雲南、湖北等省。當歸略呈圓柱形,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具有縱皺紋。藥用其根,主根(歸身)表面凹凸不平。

當歸入藥時可分為全當歸、歸身、歸頭、歸尾。歸頭和歸尾偏於活血、破血;歸身偏於補血、養血;全當歸既可補血又可活血。

根頭(歸頭)具環紋,上端圓平,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及葉鞘的殘基。歸頭是市面上出現頻率最高的,通常歸頭越大,賣價越高。

支根(歸尾)上粗下細,多扭曲,表面有小疙瘩狀的鬚根痕跡。現在幾乎很難在市面上發現歸尾的蹤跡。

市面上見得也比較多的當歸切片,呈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皮部厚,有裂隙,中層有淺棕色環紋,並有較多的棕色油點。

獨活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根,出產於湖北和四川。根頭及主根粗短,略呈圓柱形。根頭部膨大,頂端有莖,下部分出數條彎曲的支根。表面呈灰棕色或黃棕色,有縱皺紋、橫長皮孔及稍突起的細根痕,主根有環紋,有多列環狀葉柄痕,中央為凹陷的莖痕。

市面上售賣的獨活幾乎都是以這種切片的形式存在,斷面呈灰白色,有多個分散開的棕色油室,木質部灰黃色至黃棕色。

事實上,當歸和獨活都屬於傘形科植物,在形狀上確實存在一定的相似相處,特別是以切片形式存在時並不容易區分。

據一位多年從事當歸養殖工作的專業人士介紹,鑒別當歸時,可以從其橫切面入手:木栓層為數列細胞,栓內層窄,有少數油室;韌皮部寬廣,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為類圓形,外側較大,向內逐漸變小,周圍有分泌細胞6-9個;形成層成環形;導管單個散開或2-3條聚合,成放射狀排列;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看完以上鑒別方法,我想絕大多數讀者和筆者一樣,還是一頭霧水。畢竟我們都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所以筆者特意到市場和藥店走一走,從一些藥師和銷售人員口中得知更直觀、更便捷的辨別方法。簡單而言,我們可以採用看、摸和嘗相結合的方式。

真假摻雜 難以辨識

如果說以上以假亂真的手段,大家尚能通過常規的方法加以辨別,那麼對於以下將二者摻雜在一起出售的情況,大家可能就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顯然,經過摻雜之後的混合物乍一看,和真正的當歸相比,區別實在是微乎其微。單純依靠眼看、鼻聞、手摸、口嘗的方法,恐怕難以分辨。遇上這種情況,大家也就只能自認倒楣了。

當歸本身 亦有優劣

當然,市場上出現的造假情況並不都是用獨活冒充當歸,還有一部分稍有“良知”的商家則選擇以次充好,低價商品高價賣出也是獲取利潤的一個絕佳方法,實在是防不勝防。沒錯,當歸本身也有優劣之分。通常以主根大、身長、支根少、斷面黃白色、氣味濃厚者為佳,主根短小、支根多、氣味較弱及斷面變紅棕色者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