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安神藥酸棗仁養心安神斂汗

酸棗仁

Semen Ziziphi Spinosae

(英)Spine Date Seed

別名 山棗、酸棗子、別大棗、刺棗。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 iziphus psinosa Hu的種子。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m,枝節上有直的和彎曲的刺。葉互生,長橢圓形至蔟狀披針形,長2~3.5cm,寬6~12mm,先端鈍,邊緣有細鋸齒,基出三脈。花黃綠色,常2~3朵簇生於葉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為5出數;子房上位,2室,埋於花盤中,柱頭2裂。核果小,長圓形或近圓形,暗紅色,味酸,果核兩端常為鈍頭。花期4~5月,果期9月。

生於向陽或乾燥山坡、平原、路旁。主產河北、陝西、河南、遼寧。

採制 秋季採收成熟的紅軟果實,除去果肉,曬乾,碾破棗核,取出種子,生用或炒用。用時打碎。

性狀 種子扁圓形或長圓形,長5~8mm,寬4~6mm,厚2~3mm。表面棕紅色或紫紅色,微有光澤,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縱線,種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種臍,另端有點狀突起的合點,種脊位於側邊。種皮硬,剝開後可見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內方,子葉2,黃白色,富油質。味微苦。

化學成分 含酸棗仁皂甙A、B(jujuboside AB)、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白樺脂醇(betulin)、黃酮、脂肪油、蛋白質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養心,安神,斂汗。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