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石斛蘭的食用方法和功能

關於石斛蘭

石斛蘭,蘭科植物之一,主要分佈于亞洲熱帶和亞熱帶,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我國大部分分佈於西南、華南、臺灣等地。石斛蘭的花姿很美。植株由肉莖構成,粗如中指,棒狀叢生,葉如竹葉,對生於莖節兩旁。花葶從葉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達20多朵,呈總狀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開,中間的唇瓣略圓。石斛蘭入藥,名為石斛,對人體有驅解虛熱,益精強陰等療效。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幹煩渴,食少幹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食用方法

1.胃有虛熱,津液不足,口中乾渴,飲食不香:單用本品適量,水煎代茶飲用,有生津養胃,幫助消化之功。

2.虛勞消瘦:石斛、麥冬、牛膝、杜仲、黨參、拘杞子、白芍各9克,炙甘草、五味子各6克。水煎服。長服有保健強身作用。

3.老年人血壓偏高,動脈硬化,視物不清:取石斛30克,桑寄生、羅布麻各9克。水煎服。有防治作用

4.胃酸缺乏症:石斛、玄參各15克,白芍9克,麥冬、山楂各12克。水煎服,每日正劑。有較好療效。

5.石斛15克,熟地15克,山藥12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2克,白菊花6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補腎益肝明目之效,對老年人肝腎不足,兩目昏花,視物模糊者,久服大有裨益。

6.雀目(夜盲症),晚上看不見東西:石斛、仙靈牌各30克,蒼術15克。共研細末,每服6克,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