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髖關節骨關節炎

文章導讀

髖關節骨關節炎

如果出現了關節疼痛,這一般是關節炎的前兆。而髖關節骨關節發生疼痛,則有可能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早期表現出來的症狀,如果炎症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發展至嚴重時十分影響休息,即使躺臥於床上也是疼痛難忍。天氣變化可使炎症的狀態減輕或加重,如果天氣寒濕,則疼痛加劇。

而髖關節骨關節炎的另一症狀則是關節出現嚴重的僵硬感,尤其是早上起來,甚至不能活動。醫學上稱其為“晨僵”。不過這種症狀一般持續時間並不長,大概也就在十幾分鐘左右即可消失。

嚴重的髖關節骨關節炎出現屈曲、外旋和內收畸形。病人採取這種體位的原因是在此位置下,關節囊最鬆弛,關節內壓力最小,疼痛最輕。

治療方法有:

膏藥治療:中醫膏藥敷貼療法在我國歷史悠久。使用方法簡單,治療過程安全、無痛無需任何醫療設備,患者直接將藥物貼在患處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

物理治療:

針灸可通經活血並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腫和炎症,理療按摩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迴圈,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理療方法有蠟療、熱療、磁療、超短波治療、微波治療、紅外線治療等,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牽引可減輕骨刺對局部神經、組織的壓迫而起到暫時緩解疼痛的作用。

對於一些年輕的髖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採取手術治療是非常有效的。對於一些年老體弱的人,最好不要手術,因其耐受力差,可以適當以按摩作保守治療。這種關節炎常常因為天氣情況而反復不定,因此病人和家屬都應當調整好心態,正確對待疾病的發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