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立冬時節起居飲食遵循養生原則

導語:根據國家天文臺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11月8日2時35分迎來今年的立冬節氣。大家都習慣在立冬進補,專家提醒說,立冬時節天氣更加寒冷,公眾在起居和飲食上,要遵循“早睡晚起”和“少鹹增苦”的原則。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西曆11月7日或8日,此時太陽黃經225度。“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立冬之後,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每次冷空氣到來都會出現一次明顯的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而後又轉晴,並逐漸轉暖回升,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氣變化。為了適應這種天氣變化,公眾在生活起居和飲食調理上也要作出相應調整。

立冬時節正處在秋冬交替時期,此時節,陽氣潛藏,陰氣盛極,公眾起居作息也要做相應調整,應當適當增加睡眠時間,早睡晚起。“早睡可養人體陽氣,遲起能養人體陰氣,但晚起並非賴床不起,而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而且,立冬後氣候寒冷,在養生上要注意保暖避寒,這也要求人們儘量做到早睡晚起。”

在飲食養生方面,中醫學認為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這是因為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從醫學五行理論來說,鹹勝苦,腎水克心火。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

適合選擇的食物包括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