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身在城市的老年婦女需要的是什麼

老年婦女占老年群體比重的一大部分,城市人口的老齡化程度相比農村來說速度更快一些,很多女性都在年輕的時候是社會的棟樑,那麼,在她們進入老年之後,這些身在城市的老年婦女在心理上和生活上的需求是怎麼樣的呢?

1.經濟收入少,經濟地位比較脆弱,需進一步完善社會經濟保障制度。

由於我國退休年齡女性低於男性,加之婦女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較差,因而,城市老年婦女的總體經濟收入低於男性老年。老年婦女中雖然有一部分人享受養老保險,但其比重也低於男性老人。1999年北京市調查統計∶有離退休金的老年婦女占52.15%;而男性老年為72.95%。不享受離退休金的老年婦女占37.59%,男性老人僅占19.61%。男性老年的消費水準也高於老年婦女。老年婦女在經濟地位上低於男性,其直接後果是∶第一,老年婦女在家庭經濟中處於支配地位的人較少;第二,對家庭養老的依賴性強。因而,提高老年婦女的經濟地位,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使老年婦女充分享受到養老保險的權利,是城市老年婦女的基本需求。

2.老年婦女的婚姻狀況比較穩定,但在生活上很少得到配偶照顧,老年婦女再婚難。

當前,城市中的老年婦女雖然有了一定的獨立的經濟地位,但是,老年男性還是較少從事家務勞動和管理家庭事務。老年婦女照料子女和配偶一生,而晚年卻很少能夠得到配偶的照料。據北京市統計,男性老人中有配偶照料的占49.5%,而女性老人僅為12.2%。老年婦女平均預期壽命長,喪偶率高,再婚難。

3.家庭結構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家庭多,家庭養老功能弱化。

據調查,北京市居住在空巢家庭的老年婦女占總數的29.36%,其中獨居者占10.51%,與配偶同住的占18.84%。男性老人,處於空巢家庭的占42.56%,其中獨居的占6.62%,與配偶同住的是35.94%。獨居老年婦女中96.36%是失去配偶的。家庭結構核心化、小型化帶來的是家庭功能弱化,親屬間的支援減少。

4.代際之間的關係出現許多新情況,直接影響著老年婦女的晚年生活。

首先,從經濟上看,北京市老年婦女的經濟來源中,子女幫助僅占第二位。有的老年婦女在經濟上還需幫助子女。其次,從居住方式上看,多數家庭特別是低收入家庭,不管居住老屋;還是拆遷或購買經濟適用房都是以父母所分房屋為基礎。而住房少,被擠在狹窄空間的往往是老年婦女。談到對將來住房的要求時,她們的共同願望是有個人生活的空間。第三,代際溝通呈現從老輩流向小輩的模式。老年婦女在心理上比較依賴子女,有77.98%的老年婦女有事要找子女商量。第四,老年婦女的意願是晚年主要靠子女照料,而子女因工作忙、居住距離遠等原因卻難以顧及。第五,有少數低齡老年婦女還須照料高齡老年人。所以,當前的城市老年婦女家庭生活負擔還是比較重。

5.老年婦女的健康醫療問題需得到進一步的關注。

據調查,當前城市老年婦女對自己健康狀況的評價不高。據北京市調查,老年婦女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屬於健康和比較健康的占39.8%,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屬於比較差和很差的占29.01%。老年婦女在健康醫療方面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第一,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醫療費用增長過速,使得她們有病不敢看;第二,缺少科學的、健康的醫療保健知識;第三,缺少大健康觀念,忽視心理衛生,精神需求增強。她們除非有身體疾患,很少為心理衛生求醫問藥。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城市老年人對精神贍養的需求愈來愈強烈,精神慰藉已成為現代老人特別是老年婦女對子女的強烈心理需求。北京市贍養案件中,25%以上的當事人要求子女予以精神贍養。

6、為老年婦女創造更多更好的社會參與條件,真正做到精神愉快、身體健康。

這裡包括∶第一,老年婦女是一個很大的人才庫,她們中許多人有專業知識,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而且有奉獻精神。她們願意發揮餘熱為社會作貢獻。;第二,組織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建立時間儲蓄銀行。;第三,營造科學、文明、和諧的老年人文化健身環境。加大資金投入,解決老年人的活動場地和活動設施問題,使更多的老年人就地、就近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真正做到精神愉快、身體健康。

由此可見,城市中的老年婦女們可能會對自己的生活有著較高水準的追求,同時也希望自己仍在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並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