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小孩如何防冬季常見病

秋冬交替之際,會由於氣候的變化引起許多疾病,為了防止出現這種秋冬常見病,孩子們應該如何預防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要適時的添加衣服。

秋季氣溫變化比較大,秋季一天中的晝夜溫差特別大,早晚冷風襲襲,中午又烈日當頭,這樣變化多端、忽冷忽熱的天氣特點,猶如“過山車”一樣飄忽不定,讓秋冬季節成為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及過敏性等疾病的多發季節。作為秋冬季的多發病、常見病,感冒、咽炎、扁桃體炎、氣管炎、肺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病毒性腹瀉、乙腦、心腦血管疾病也隨之“粉墨登場”,尤須引起公眾警覺。

應對這個季節的千變萬化,民間自有經驗之談。俗話說“春捂秋凍”,這話聽上去不難理解,可真要把“秋凍”做到科學和適度,還真有些學問呢。

秋季雖然氣溫較低,但一般涼而不寒,如果過早穿上厚衣服,使機體不能逐步適應外界的寒冷氣候,體溫調節得不到應有的鍛煉,不但體溫調節能力下降,抗寒能力也會降低。於是,接下來的慢慢嚴冬就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挑戰。相反,凍一凍則有助於增加皮膚黏膜對寒冷的耐受力,有利於提高抗病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秋凍”是指適量、適時逐漸添加衣物,並不是說明天氣很冷了卻不知添加衣物。尤其對於小孩來說,體溫調節功能下降或不健全,更該及時添加衣物。

身體有些部位是十分脆弱、畏寒的。如頭部、頸部、腹部、腳部;這些部位著涼會引發偏頭痛、頸椎病、胃腸道疾病等;作為沒有更多肌肉和脂肪保護的關節部位,更應該是防寒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肩關節、膝關節,若受風寒襲擊會出現發涼麻木、酸痛等不適症狀,嚴重的會引發關節炎。

因此,“春捂秋凍”應適度,更應注重自身特點,避免因不適宜的“秋凍”給身體帶來損害。寶寶由於還處在發育期,身體比較弱,如果不好好護理,就會出現這些秋冬常見病,所以寶寶要在秋冬之際注意適時的添加衣物,讓自己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