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沃爾瑪“天天低價”不省錢 價格行銷藏貓膩

國內超市與外來超市相比,您更傾向於哪一個?也許您認為國外超市貨源值得信任,價格實惠。但就拿沃爾瑪舉例來說,沃爾瑪“天天低價”不省錢,促銷裡面其實暗藏貓膩!

“沃爾瑪,這是你第21次坑人。”9月6日的《重慶晨報》將這句話放在了“今日要聞”版的大標題中。據重慶市工商局通報,今年以來,當地沃爾瑪三家分店將1178.99公斤普通冷鮮肉,假冒高價“綠色食品”認證豬肉。每公斤少則多收消費者四五元,多則10元,總共非法獲利1萬元左右。最近5年中,類似的事情在當地沃爾瑪被發現並查處的已達20餘起。

想當年,沃爾瑪、家樂福這些“洋超市”初入中國時,以寬敞明亮的消費環境、齊全的物品種類、合理的價格,不知吸引了多少消費者。然而近年來,過期食品繼續賣、標價售價不相符、退貨換貨難上難等“劣跡”卻不斷出現,總給人點“店大欺客”的感覺。在這些“洋超市”光鮮的外表下,究竟還有多少隱情?它們只是在國內這樣,還是在國外一貫如此?近日,《生命時報》記者先後在這些超市的國內外門店蹲點,發現它們存在的問題還真是不少。

污水、血水、衛生紙混在一起

細數沃爾瑪、家樂福等“洋超市”被曝光的問題,僅今年,就遠不止假冒“綠色豬肉”一項。1月,上海、長春、瀋陽、南寧、哈爾濱等城市的沃爾瑪和家樂福店被查出有價格欺詐行為,被發改委處以高達50萬元的罰款;2月,有市民舉報重慶沃爾瑪將過期板鴨油炸後再賣給消費者;3月,長沙家樂福被曝出售過期產品;8月,還是長沙家樂福被質疑篡改食品生產日期;合肥家樂福則有消費者舉報買到過期乳酸菌飲料……“洋超市”在管理上到底存在多少漏洞?9月7日,記者分別對沃爾瑪北京萬達廣場店、沃爾瑪宣武門店、家樂福雙井店、家樂福廣渠門店等四家超市進行了暗訪。

早上10點,沃爾瑪萬達廣場店裡的消費者不算太多,這家北京CBD商業中心的超市,一般會在每天晚上6點後迎來購物高峰,主要消費群體是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和居民。不過,記者發現,雖然剛過早上開門時間,但水產區的地面上已經有了明顯的污漬;在糧油區,幾袋麵粉被隨意扔在了地上;乾貨區,商品也比較混亂,記者多次在價格標牌下,發現不屬於這個位置的其他商品;在零食區,記者拿起一盒龜苓膏查看保質期,卻發現包裝竟然是破的,黑色的汁水從蓋下滲出。

下午2點,記者來到家樂福雙井店時,看到的是一副熙熙攘攘的景象。雙井店位於多個居民區中間,加之家樂福針對社區每天都會推出幾樣特價菜,所以白天多是附近的老年人來購物。相對於沃爾瑪,家樂福的購物環境明顯擁擠,衛生狀況也令人堪憂。鮮肉冷櫃前的地面上,散落著塑膠薄膜和塑膠袋,還有用過的衛生紙,和污水、肉類的血水混在一起,不少消費者只能“繞行”。蔬菜區也有類似的情況,售貨櫃檯上、地上到處散落著爛菜葉,記者觀察的30分鐘時間內,並沒有工作人員上前清理。在售賣乳製品的冷櫃前,記者正在查詢一種乳酪的價格時,旁邊一位促銷人員竟“噌”得一下爬上冷櫃,去整理最上層貨架的物品,她的腳正好踩在下方的物品上。隨後,記者發現多位元促銷員都有類似行為,因為他們的促銷贈品都“藏”在上層貨架的最裡面,所以對於這些攀爬動作已經習以為常了。

價格行銷裡藏著貓膩

暗訪中,記者也有針對性地對“是否存在過期食品”等情況進行了調查。在四家超市,記者查詢了超過600種產品,並未發現過期商品。但是,另外一些問題也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