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肋骨骨折的偏方

肋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兒童的肋骨非常的有彈性所以不容易出現骨折,而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容易出現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如果治療不好的話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例如急性心力衰竭和肺不張。所以我們要積極的去治療肋骨骨折,民間有多種治療肋骨骨折的偏方。

肋骨骨折的偏方1 活血鎮痛湯

【來源】林如高,《林如高骨傷驗方》

【組成】當歸、白芍、生地、連翹、枸杞子、骨碎補、續斷各9克,川芎、制乳香、制沒藥、三七各4.5克,桃仁、防風各6克,茯神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補腎壯骨。

【方解】筋骨損傷初期,血離經脈,形成血腫,阻塞經絡,氣血凝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氣傷痛,形傷腫。”吳昆注為:“氣無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腫。”所以損傷必有腫痛,又腎主骨,骨折脫位後,因積瘀化熱,必見紅腫之症。本方是由桃仁四物湯化裁而成。方中生地涼血散瘀,並用防風、連翹祛風清熱;以桃仁、乳香、沒藥、三七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因骨斷筋絕,故用枸杞子、續斷、骨碎補補益肝腎、續筋骨;加上茯神寧心安神;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補腎壯骨之功。

【主治】骨折脫位初期,瘀血作痛。

【療效】多年臨床驗證,效果甚佳。

肋骨骨折的偏方2 跌打養營湯

【來源】林如高,《林如高骨傷驗方》

【組成】西洋參3克(或黨參15克),黃芪、白芍、川續斷、補骨脂、骨碎補、木瓜各9克,當歸6克,川芎、三七各4.5克,熟地、枸杞子、懷山藥各15克,砂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大補氣血,健脾益腎。

【方解】《正體類要》雲:“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有所不慣,臟腑由之不由。”骨傷日久,由於長期臥床或傷肢不經常活動以致氣血虧損,營衛不慣。本方是由四物湯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湯,是調血養血之良方。加西洋參、黃芪、懷山藥、甘草補氣扶正;砂仁醒脾調胃、行氣寬中;三七、木瓜舒筋活絡;續斷、枸杞子、骨碎補,補骨脂補肝腎、壯繼筋骨,以促進骨痂生長。綜觀全方具有大補氣血、健脾益腎之功,故用之頗效。

【主治】骨折中、後期,能促進骨痂生長。

【療效】多年臨床驗證,對骨折癒合,確有促進生長之效,效果頗著。

肋骨骨折的偏方3 仙複湯

【來源】周福貽,《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當歸、柴胡、花粉、山甲、桃仁、紅花、防風、乳香、沒藥、赤芍、貝母、白芷、陳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活血散瘀、軟堅消腫。

【方解】骨折,除復位固定外,中藥內治亦相當重要。方用當歸、桃仁、紅花、乳香、沒藥、赤芍活血散瘀;柴胡、陳皮疏肝理氣;防風、白芷疏風散邪;花粉、山甲、貝母軟堅散結消腫,以助活血化瘀之力,組合成方,有活血散瘀、軟堅消腫之效。用藥遣方獨闢蹊徑,實為治病良方。

【主治】骨折後瘀結腫脹。

【療效】治療鎖骨骨折58例,均獲痊癒。骨折臨床癒合平均天數:兒童一般為10~15天,成人一般在20~30天。

肋骨骨折的偏方4 活血止痛湯

【來源】陳志文,《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當歸、桃仁、牛膝、絡石藤、丹參、蘇木、地鱉蟲各9克,紅花、川芎、乳香、沒藥、陳皮、枳殼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方解】根據“堅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的治療原則,方以當歸、桃仁、丹參、蘇木、紅花、地鱉蟲、乳香、沒藥、川芎等共奏活血化瘀之效;然血隨氣行,故在活血化瘀藥中佐以理氣之藥,如陳皮、枳殼等調達氣機,有氣行則血行之意,既照顧到調氣疏肝之特點,又能增強活血化瘀之功。本方適用於跌打損傷、筋斷骨折導致的瘀血阻滯、疼痛腫脹等症。用之臨床,效果頗佳。

【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內結,疼痛腫脹。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麼是肋骨骨折,我們知道肋骨骨折是常見的一種骨折,肋骨骨折經常出現在老年人的身上,所以老年朋友要預防好肋骨的骨折,一旦出現肋骨骨折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在治療和護理肋骨骨折病人上面我們可以採用一些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