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何首烏致肝損傷 “仙草”過量也會害人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文提醒,何首烏可致肝損傷,需謹慎使用。那麼,何首烏到底應如何使用呢?“仙草”到底是救人還是害人?

有關專家表示,何首烏引起的肝損傷客觀存在,但屬“偶發”。然而,由於應用人群十分廣泛,因此這次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對何首烏的肝損傷風險進行提示十分必要,對何首烏的濫用、誤用將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國家發佈警示

何首烏致肝損傷

7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佈第61期《藥品不良反應資訊通報》,提示關注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通報稱,何首烏為常用中藥材,在醫療和保健中使用廣泛。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引起的肝損傷多呈可逆性,停藥或對症治療後,預後多較好。但是,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等可能增加其風險。

而在此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對含何首烏的保健食品已採取了相關措施,規定保健食品中生何首烏和制何首烏的每日用量分別不超過1.5克和3克,要求含何首烏保健食品注意事項增加“本品含何首烏,不宜長期超量服用,避免與肝毒性藥物同時使用,注意監測肝功能”。

早在2006年,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就率先發佈藥品不良反應資訊,建議有肝病史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何首烏製劑。2013年10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將5個含何首烏的非處方藥轉為處方藥管理,同時要求修訂這5種藥以及白蝕丸共6種含何首烏口服製劑的說明書,增加有關肝損傷的警示。

民間普遍使用

被視為“四大仙草”之一

制何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在我國民間被認為是祛病延年、養顏烏髮的“長生不老仙藥”,與人參、靈芝、冬蟲夏草並稱“四大仙草”。李時珍《本草綱目》稱:“何首烏,足厥陰、少陰藥也,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能收斂精氣,所以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

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民間有服食何首烏養生的習慣,不少地區的民眾用何首烏泡酒、煮粥、做藥膳、打豆漿服用,甚至打粉生食,再加上目前我國有含何首烏的成方製劑和保健食品六七百種,服用何首烏的人群基數較大。

老百姓非常相信何首烏的“神奇”功效,對何首烏肝損傷的風險瞭解不夠,何首烏的濫用、誤用問題不容忽視。

有專家指出,何首烏之所以被濫用,這與其功效被人為誇大甚至是“神化”有關。“一些大型網站上有很多何首烏產品的廣告,對何首烏的功效誇大宣傳和促銷,在網購平臺搜索‘何首烏’可搜到相關產品數千件,某賣家月銷量超過六千件次。而何首烏功效‘神化’卻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

“不可否認,制何首烏是一味非常好的補益藥物,但對其療效的認定還是要本著科學客觀的態度,而不是將其視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 解放軍第302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中心、全軍中醫藥研究所王伽伯說。

與體質和品質有關

規範服用可以降低風險

王伽伯告訴記者,單味何首烏引起肝損傷的現象客觀存在;而何首烏製劑中其他中藥對何首烏肝損傷的影響則有待評估。

“並非所有人服用何首烏都會出現肝損傷,何首烏的肝損傷具有‘特異質’的特點,通俗地講即與病人的某種特殊體質有關。”王伽伯介紹,他們進行的研究發現,何首烏導致的肝損傷與性別、年齡的關係不大,也不呈劑量依賴性。

“傳統認為,生何首烏是有毒而制何首烏無毒,這很可能是因為炮製減低了首烏的毒性。”北京中醫藥學會中藥資源及鑒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京生介紹,按照北京的地方炮製規範,首烏要用黑豆汁或是黃酒蒸24~48小時,其中黑豆汁蒸也是藥典規定的炮製方法。“可是我看現在一些首烏的炮製品的斷面,明顯沒有蒸夠時間。也有說因為現在許多黑豆都不純了,用這樣的假黑豆炮製,無法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

王伽伯等進行的肝細胞毒價(毒性大小)研究顯示,何首烏炮製品的毒價隨著炮製時間的增加而顯著降低,其中黑豆汁蒸的毒價要明顯低於清蒸。也就是說,按照規範的炮製方法炮製的何首烏更安全。

“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但總體來看所致肝損傷病例一般屬輕、中度,多呈可逆性。”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肝膽脾胃科副主任醫師郭志敏說,停藥、對症治療後,預後多較好。但是,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等可能增加其風險。

如何避免或減少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的用藥風險呢?郭志敏說,首先,應充分瞭解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的用藥風險,注意特殊人群用藥安全。其次,嚴格按說明書用法用量服用,不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應注意避免同時服用其他可導致肝損傷的藥品。最後,在服用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期間,應注意與肝損傷有關的臨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