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地震后如何保障飲食充足與安全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中國地震局啟動地震應急Ⅰ級響應,眾人紛紛向四川遇災難民伸出援手,地震后如何注意飲食尤為重要。

地震后飲食首先保證飲食量充足

由于地震災害面廣、受害人群多,因此地震后最大的飲食問題是食物不夠,因此在面對災區人民的飲食支援和派發方面,應當首先確定食物量的充足,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較多、能量較為充足的主食為主,如饅頭、面包、餅干、方便面等。主食最好要耐得住儲存,以避免因食物的腐壞、霉變造成災區人民食物中毒等。對于食物的生產日期也要特別注意,不發放過期和即將過期的食品。

地震后飲食其次保證食品衛生與安全

地震后特別容易發生大規模疫病,因此在日常飲食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點:

1、一些不耐放的食物盡量趁新鮮時吃掉,不要等到放了好幾天再吃,注意不吃腐壞、發霉的食物,不吃過期食物,不要隨便采摘田間地頭的野菜作為蔬菜進食;

2、飲用水選擇干凈、清潔的瓶裝飲用水,不隨便喝山泉、河水等衛生得不到保障的水,在飲用之前盡量將水燒沸后再飲用,盡可能避免攝入細菌病毒,造成健康損害;

3、就餐的餐具無論餐前餐后都要注意洗凈并用開水消毒,消毒過后妥善保存,盡可能保證餐具的清潔性;

4、嬰幼兒及老人等免疫力較低的人群要注意特別關照,嬰幼兒的奶粉應當先將水煮沸,冷卻到70度左右沖調奶粉,再冷卻到40度左右再給孩子喝,以免造成細菌病毒對孩子的侵襲;

5、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注意洗手,生食和熟食要注意分開放置,以免細菌交叉感染;

6、一旦出現上吐下瀉首先考慮食物中毒而非腸胃炎,此時要特別注意催吐,將嘔吐物等保存,盡快就醫并協助調查食物中毒源頭,以便查清中毒原因,進行徹底消毒,并預防再次中毒的發生。

地震后飲食最后保證食品營養與均衡

地震后一般很難保證食物的營養攝入均衡,但如果長期只食用主食補充能量,主食中缺少如維生素A、維生素C等必需維生素,人體一旦缺少這些必需維生素,身體很容易出現不適。

當前情況下,蔬菜水果難以供給給大量災區人民,且蔬菜水果不耐放,容易腐壞變質,加大當地食品衛生危險性,因此有條件應當考慮購買藥品性質的維生素片進行發放。一般的維生素片便宜、性價比高,更適合非常時期災區人民的維生素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