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如何防治膽結石 三款藥膳湯水可有效改善癥狀

結石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那么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呢?其實生活中的一些飲食小方法也可用于改善癥狀的。防治膽結石,除了接受醫藥治療之外,以下三款藥膳湯水有助于改善癥狀。

金錢草銀花燉豬肉

如果患者出現膽痛膽脹或肋灼熱、心情煩躁、口苦口臭、容易發脾氣、口渴口乾、便秘溲赤、舌紅苔黃等肝膽郁熱癥狀,適合食用黃酒燉豬肉。

做法:金錢草200克、金銀花150克、瘦豬肉1公斤、黃酒3匙。

用藥布包把金錢草、金銀花包起來,和肉塊放入鍋里倒入適量水大火燒開,酌加黃酒再用小火慢燉約三個鐘頭左右即可。

功效:金錢草性味甘咸、微寒,有軟堅清熱的好處;金銀花性味甘寒,有清熱解毒的好處。

青蘿卜湯

如果患者出現膽部痛或膽部脹、疼痛可牽引到肩背部、口苦、經常嘆息、胃脘脹痛或脹滿、舌紅苔薄白等癥狀,這類型患者屬肝膽氣郁,適合食用青蘿蔔熱炒或以青蘿蔔煲豬瘦肉湯。

做法:青蘿卜250克、食用油適量,然后把蘿蔔洗乾凈、切成塊或絲狀,放入鍋子里加油炒熟后即可。如作煲湯可配瘦肉陳皮,也可加白蘿蔔。

功效:青蘿卜性味辛甘、微寒,有理氣降氣、寬中利膽等益處。

玉米須清湯

如果患者出現往來寒熱或高熱、膽部脹、膽部疼痛、惡心、嘴巴苦、腹脘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臉黃目黃、舌紅苔黃厚膩等肝膽濕熱癥狀,適合食用玉米鬚清湯。

做法:玉米須30克、白茅根30克、紅棗8個。可加豬瘦肉同煲。

先把材料用冷水浸泡約一個鐘頭左右后,用小火煎煮約40分鐘,等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玉米鬚有利水泄熱、平肝利膽等益處;白茅根性味甘寒清熱,有清熱利尿的好處;大棗有補益中氣的作用。

膽石癥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 國內大約有2000萬膽石癥患者,而且每年新發現100萬人次。那么,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哪些方面可以減少膽石癥的發生呢?

1.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要規律,做到一日三餐均衡飲食,使膽汁分泌保持正常。有的人不吃早飯,這樣會使膽汁濃縮,容易導致結石。此外,還要多飲水,可以稀釋膽汁,不使過分濃縮。不要過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防止過度肥胖等。

2.要適當增加運動,久坐久臥會使膽汁在膽道內運行緩慢,而膽汁滯留又為結石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3.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祖國醫學認為,情緒不佳,肝氣郁結是導致膽結石的主要原因之一。樂觀開朗的情緒能調整機體的新陳代謝,使各臟器功能發揮正常。因此對預防膽結石的發生極為有利。

4.積極防止膽道感染,有蛔蟲者需行有效的驅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