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當心腳部六個癥狀 暗示健康“寸步難行”

目錄:

第一章:當心腳部六個癥狀 暗示健康“寸步難行”

第二章:走路姿勢可預測疾病

第三章:頭發變少要警惕三種病

當心腳部六個癥狀 暗示健康“寸步難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沒有保護好我們的雙腳,可能將“寸步難行”。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腳部。那么,怎樣發現疾病隱患呢?專家指出,當腳部出現一些癥狀征兆時,就要提高警惕,是否是由某種疾病引起。下面為您總結了腳部6大疾病癥狀征兆。

癥狀一:腳抽筋

睡覺時總是腳抽筋,應該增加鈣、鉀和鎂的攝入。腳抽筋時,可以按摩疼痛部位,也可以冷敷。為了避免抽筋,睡覺前可伸伸腳,然后喝杯熱牛奶。

癥狀二:兩腳麻

健康人手腳麻木,多是雙腳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導致,這種癥狀會自己消失,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或反復發作,時輕時重,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麻木,如血栓性脈管炎等,應該引起重視。

癥狀三:腳跟疼

絕大多數的腳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韌帶發炎引起的,而鞋子不合適是主要原因。長時間穿鞋底過硬、過軟或太薄的鞋,都會出問題。另外,較胖的人也容易腳后跟疼。專家指出,護好腳后跟,先要選好鞋,買鞋一定要合腳,腳趾前留一橫指的距離,還少穿鞋底太薄的平底鞋。

癥狀四:腳掌疼

走路、站立或按壓時,拇指關節和腳掌疼痛,但沒有紅腫,可能是足底肌群損傷,可每晚用熱水泡腳;腳掌疼的同時,第三或第四腳趾也出現疼痛,可能是長期穿高跟鞋惹的禍。建議高跟鞋與平跟鞋換著穿,如果必須穿,最好要選寬頭、厚鞋底的鞋;如是沒有原因的腳掌疼痛,同時有口渴、尿頻、容易餓、體重減輕等癥狀時,要考慮是否患有糖尿病。

癥狀五:腳趾甲厚重、發黃

通常由霉菌感染引起,人們毫無知覺,但這種感染很快會波及全部腳趾甲,導致其發出難聞的味道,顏色變深。專家稱,如指甲松脆,說明是腳氣感染,但如果只是指甲厚,可能是腳趾受損。

癥狀六:腳腫

除了久站、久坐或下蹲,引起的腳腫,以及女性經期、孕期出現的浮腫外,兩腳不明原因的腫脹,可能是心臟病、內分泌等疾病的癥狀征兆。

走路姿勢可預測疾病

還記得春晚小品中那個“踮腳”走路的大忽悠嗎?其實,踮著腳尖走路也是疾病向你發出的信號!不僅是踮腳,像走路時手臂不搖、步幅小、內八字等,在一定程度上都預示著疾病即將發生,要防患于未然。

走姿一:走路速度很慢

疑似癥狀:壽命短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走姿二:走路時手臂不搖

疑似癥狀:后背下方存在問題

生理學家認為,走路左腿向前邁時,脊柱會向右旋轉,右臂也會隨之擺動。如果有人在行走時手臂不怎么搖擺,可能意味著他后背的移動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傷。

走姿三:腳掌先拍打地面

疑似癥狀:椎間盤突出或中風

美國專家認為,健康人邁步時,首先是腳后跟接觸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時是腳掌先拍打地面,多是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較弱,這意味著,可能是中風發作或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了肌肉神經功能受損。

走姿四:步幅小

疑似癥狀:膝蓋骨骼退化

腳后跟接觸地面的一剎那,膝蓋應該保持筆直。如果不是這樣,則意味著可能是膝蓋骨的移動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這種功能退化可通過按摩來解決。

走姿五:羅圈腿

疑似癥狀:骨關節炎

這里所說的羅圈腿并不是指兒時的佝僂病,而是后天自己在走路中所形成的。整形外科專家認為這種步態通常是由于膝關節炎造成的,如果嚴重,可通過支架糾正。

走姿六:內八字

疑似癥狀:風濕性關節炎

這種炎癥會造成內八字的步態,有8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會表現出這種特征。它在醫學上被稱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現為小腿無法伸直,向外側彎曲。

走姿七:踮著腳尖走路

疑似癥狀:大腦可能有損傷

雙腳踮著腳尖走路,與肌肉緊張有關,而當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剛學走路的小孩多會暫時出現這種步態,不需要擔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帶孩子到兒科就診,進行排查。

走姿八:跳躍著走路

疑似癥狀:小腿肌肉繃得太緊

這種步態更常見于女性,足科醫生認為,這是因為她們長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過于緊繃,腳后跟一著地面就會迅速抬起,建議還是少穿高跟鞋為妙。

何為正確走姿

1、上體伸展上體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后舒展。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

2、伸直膝蓋并非僵硬、不靈活,而是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步伐變大。至于步幅到底多大,應使你覺得舒服為好。

3、腳向正前方邁上體伸展,膝蓋伸直,走起來腳自然向前邁。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后腿要伸直。前腳自然向正前方邁。

4、擺胳膊擺胳膊對走也很重要,時常會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兩手插在衣袋里。這種走法不對。這樣走兩肩收攏,走起來松松垮垮。胳膊擺得好壞,還要看手與腳的動作是否同步。

5、腳跟先著地,再將身體重心移到腳尖前腳著地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落在腳跟上。然后,身體重心由腳跟通過腳掌向腳尖方向“滾轉”,最后到達腳尖。

頭發變少要警惕三種病

1.貧血

缺鐵會導致貧血,紅細胞因此減少,頭皮得到的血氧量也隨之下降,毛囊處于“饑餓”狀態,最終導致頭發慢慢脫落,頭皮日益顯現。 建議喝果汁,多食富含鐵的食物。

2.多囊卵巢綜合征

這類脫發是雄性激素過高導致的,一般是前額及頭頂頭發稀少,大多數患者有脫發家族病史。多做頭皮按摩,有助頭發重新生長。

3.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功能紊亂的第一癥狀是脫發。為了讓頭發恢復如初,最好多攝入蛋白質,每天早晨做頭部按摩。

結語:身體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女孩,但并不代表它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它會通過各種小細節向你傳達健康迅號,所以千萬別輕心!(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3,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