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俗話說出汗治感冒?錯!

一位中年男子被人攙扶著走進了急診室,只見他蜷縮著身子,偶爾咳嗽幾聲。護士走過去為他測量體溫,醫生正要為他診病時,他突然歪下身子,兩眼上翻,四肢抽搐,口唇發紫。醫護人員立即為他進行人工心肺復蘇術,此時從心臟監測儀上看到他的心跳呈現出室性顫動(一種嚴重的心律失常)的圖形。醫護人員合力搶救,他才脫離危險。

經瞭解,這位患者是名體育教師,身體一向強壯。在就診的前三天,他出現了發燒、周身酸疼等感冒症狀。起初他並未當回事,自己吃了點退燒藥,還和學生們打了一場籃球,以便出點汗讓感冒更快地好起來。後來實在撐不住了,才來醫院看急診。血液化驗和心電圖等檢查,證實患者為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

醫生說,感冒是一種常見病,大多數人能在7-10天內痊癒。因此,感冒常常被人們視為小病,甚至有些人患病後還採取一些不正確的“治療”方法,如進行劇烈的體育活動、洗熱水澡等,企圖通過出汗來緩解病情。這種做法是相當危險的,因為引起感冒的病源90%為病毒所致,且目前難以肯定有某種藥物對病毒有絕對的治療作用,均屬“對症治療”(如解熱等)。一旦病毒侵犯了心肌,就可能釀成嚴重的後果。

因此,在患感冒尤其是發燒期間,應臥床休息、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退燒後再逐漸恢復體力活動。如出現心慌、乏力、多汗、胸悶等不適,應及時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