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解決女人常見煩人小毛病

脫髮

人們每天梳頭時,都要掉一些頭髮,這是新陳代謝現象,平均每天掉幾十根頭髮,都是正常的,不足為奇。早春和秋末季節,女性由於荷爾蒙的分泌,生理狀況不易保持平衡,有時一天掉百把根頭髮也不必擔心。但若不是這個情況,脫髮遠遠大於此數,就應引起重視了。

從日常生活中來講,有些人因為自己是油性發質,就頻繁洗頭。殊不知,這樣的頻繁刺激正是導致脫髮的原因之一。此外,一些女性花盡心思為自己的頭髮尋找髮型,或染或燙或拉直,頭髮在如此折磨下,怎會不脫落?

你能想像我們的後代就是因為我們長期熬夜、頻繁使用洗髮用品而使他們也變得“頭上無毛”嗎?
一般來說,女性脫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產後:由於懷孕時體內分泌出大量的女性荷爾蒙,所以頭髮有充足的成長激素。產後由於荷爾蒙分泌突然減少,頭髮自然而然就會大量脫落,不過這種現象在產後6個月左右就會恢復正常。

高燒:高燒也會損壞發根組織,使頭髮大量脫落,特別是持續高燒對發根的損壞尤為厲害,不過,這也能在6個月左右後正常如昔。

壓力: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競爭的激烈易使人背負日益沉重的壓力。據研究,壓力不僅與脫髮有密切關係,還會加速人的衰老和皺紋增生。對此,唯一的對策便是及時卸下重負,讓自己徹底放鬆起來。

節食:節食使頭髮缺乏充足的營養補給,頭髮如缺少鐵的攝入,便會枯黃無澤,最後的結果必然導致大量脫髮。因此要均衡飲食結構,不要盲目節食減肥。

避孕丸:長期服用避孕丸的女性也會出現脫髮現象,一旦停服,脫髮症狀可消失。

燙、染過頻:頻繁地燙髮和漂染會對頭髮造成損害以至脫髮。因此不可燙髮過頻或濫用多種染髮劑。

髮型影響:紮得過緊的馬尾辮、羊角辮和麻花辮,以及將頭髮束得緊緊的捲曲帶,長久都會損害發根造成脫髮。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或先天性所致、皮脂腺分泌過多或皮脂腺泌性質改變,都可引起脫髮。

此外,針對女性脫髮部位大多集中在前額及兩側,髮型師建議在梳頭時不要用力將梳子向後方拉扯,吹風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極易破壞頭髮的自然保護層,使頭髮乾枯易斷

濕疹

征狀包括皮膚炎、皮屑剝落、皮膚乾燥、長小水泡等。

-在接觸洗潔劑等刺激性溶劑時,切記戴上手套或塗上護膚膏,保護雙手。
-若發現皮膚出現上述征狀,可找醫生診斷你是否患上濕診、有無對任何食物過敏或患有敏感症等。

-建議以月見草油塗於患處。有研究報告指含豐富伽瑪亞麻油酸的月見草油有助減輕濕疹的征狀。

小便失禁

據統計,每四名女性就有一名曾經歷小便失禁之苦。女性在產後尤其易出現小便失禁的現象。壓力式失禁,即咳嗽、打噴嚏、笑或跑步時出現的小便失禁,可借助骨盆腔運動減輕病情。方法很簡單:想像自己正在小解,然後運力收縮盆腔肌肉把尿忍住,起碼五秒之後才放鬆。重複以上動作,每次做五下,常做能有效抑制小便失禁。

腸易激綜合症

患上腸易激綜合症(IBS)的人士會出現一系列影響腸胃、令人困擾的征狀。患者除感覺腹賬外,還同時出現排便次數不正常、腹瀉、便秘以及腹痛等征狀。精神壓力被視為是引起此病的主因。

- 多攝取纖維素,不過,分量的多寡宜諮詢營養師或醫生的意見,因為太多纖維素反會令IBS症狀惡化。

- 喝大量的水。

- 服食薄荷油補充品,有助調節消化系統。

靜脈曲張/痔瘡

靜脈曲張現象是由於有關的靜脈被擴張和拉緊,常見於分娩後的女性或必須經常長時間站立的人士。最容易患上靜脈曲張的身體部位是腿部。如果是在直腸發現有關症狀,則稱為痔瘡或痔。 若果你的工作需要一站就數個小時,那么你必須儘量找機會坐下來休息。 體內缺乏纖維被認為是導致痔瘡的主因,所以在飲食方面盡可能多攝取纖維素,有助預防靜脈曲張或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