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智能手機:睡不好都怪它!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日前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內容顯示,目前多數人都習慣在睡前使用智慧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發資訊或者流覽社交媒體,但這一舉動有可能對他們的睡眠品質造成負面影響。同時,部分智慧手機顯示幕幕所發射出的“藍光”也有可能對用戶的睡眠造成影響。

據英國媒體BBC報導稱,智慧手機重度用戶每晚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超過7小時,這樣的情況應該得到人們更多的重視。

愛丁堡大學心理學博士、曾獲劍橋三一學院Perrott-Warrick獎學金的理查-懷斯曼(Richard Wiseman)教授日前根據民意調查機構YouGov展開的調查表示,在總計2149名受訪者中,大約有78%的參與者表示他們習慣在睡覺前使用電子設備。而在18-24歲的受訪者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91%。

而且,此次研究還調查了受訪者的做夢情況。其中,只有大約1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夢境屬於“快樂”的範疇之內。

英國赫特福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學者表示:“智慧手機顯示幕幕所發射出的‘藍光’會抑制通過睡眠所產生的人體黑激素(hormone melatonin)含量,因此我們有必要避免在睡覺時間使用這類設備。”

科學研究表示,一般成年人所需要的睡眠時間為7-8小時,而青少年所需的睡眠時間則為9小時。然而,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得到充分睡眠時間的人數比例已經在去年迎來了高達20%的大幅下滑。

“這一幅度變化非常大,且結論令人擔憂,因為少於7小時的睡眠是不充足的,同時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其中包括增加體重、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的發病幾率,甚至是癌症患病幾率。”理查-懷斯曼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究還發現許多智慧手機使用者每天都會查看自己手機多達32次,但每次的使用頻率都在25秒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