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選對鞋子不得拇外翻

選對鞋子不得拇外翻

寬頭鞋讓腳趾有活動空間 足弓設計吸震減壓

有臺灣媒體報導,人類的腳趾依據長度可分為埃及腳、羅馬腳和希臘腳3種。報導稱,埃及腳腳型在臺灣最普遍,大拇趾比其他4根腳趾長,臺灣男性幾乎都是這種腳型,這一腳型比較適合穿斜頭鞋。

而羅馬腳也稱為正方型,此種腳型5根腳趾長度都差不多,沒有特別凸出的腳趾,看起來就像正方形一樣。擁有羅馬腳的人較罕見,他們特別適合於跳芭蕾舞。羅馬腳在選鞋時,可以挑選圓頭、方頭鞋。

其中第2根腳趾長度比其他4根腳趾長的就屬“希臘腳”,擁有這種腳型的人通常四肢修長。有研究發現,擁有希臘腳的女性不一定是美女,但美女絕大多數都符合第2根腳趾較長的特徵。有趣的是,紐約自由女神、希臘諸神雕像都是這樣的腳型,連氣質名模林志玲、藝人楊謹華都有希臘腳。希臘腳因其第2根腳趾比其他還長,則適合穿尖頭鞋。

“不管你屬於埃及腳、羅馬腳、希臘腳的哪一種腳型,都要注重足部護理,並且一定要選好、穿對鞋子。”近日,哈醫大附屬一院骨外科醫生、醫學博士耿碩接受採訪時指出,別小看腳下一雙鞋,若是“選不好”、“穿不對”,會帶來足部疾患,甚至“寸步難行”。

耿碩介紹,根據歐洲婦女健康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愛穿高跟鞋、涼鞋或拖鞋的婦女,由於其雙腳長期受擠壓和折磨,比起常穿運動鞋的女性,年老時腳痛的風險要高出67%。科研人員以3378名平均年齡為66歲的老年女同胞為觀察對象,將她們常穿鞋子的款式分為良好(運動鞋)、中等(硬底或橡膠底皮鞋)、不佳(高跟鞋、包鞋、涼鞋、拖鞋)等3組,結果發現經常腳跟疼痛的女士,超過60%都有長時間穿著不佳類鞋子的經歷。

穿鞋不當易致拇外翻

耿碩指出:在我國,因穿鞋不當所致的足部相關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便是拇外翻。全國至少有一億人有拇外翻,在每個女人的一生中,至少有20%的可能患上拇外翻。

拇外翻,俗稱大腳骨,是指拇趾骨和第一蹠骨的關節傾斜超過15度。拇外翻可由多種情況造成,其分為先天因素:是由關節、神經、肌肉等固有疾病所引起的。如扁平足、遺傳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導致不穩定而變形。後天因素多因穿著不合腳鞋子而形成,通常是穿鞋跟太高、過尖及過窄的鞋,使腳跟不易固定,對腳趾擠壓、摩擦、壓迫,不但影響腳趾伸展與活動,產生不適及疼痛,還會破壞原本三個立足點的功能,行走時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腳趾會因身體重量壓迫而逐漸變化,最終形成拇趾外翻。拇外翻腳形難看,穿鞋走樣,還伴有拇囊炎和疼痛,同時常常併發腳墊、雞眼、爪形趾及其他腳趾畸形等。

耿碩指出,時下走紅的高跟鞋、巫婆鞋等都是加速拇趾外翻的最大“原凶”。如今街面流行高跟尖鞋,使女性患上腳病的機率為男性的4倍以上,嚴重影響其正常行走能力及身體健康。

拇外翻需矯治

“目前,臨床對拇外翻一般採用保守矯治和手術療法兩種方法。”耿碩介紹,前者是用拇外翻矯正器(俗稱“大腳骨矯正器”),通過對拇趾兩側的壓力趨於平衡控制,改善畸形的角度和拇趾受力狀況,使拇趾骨骼處於正常人體生物力學位置,逐步使疼痛和畸形得到緩解及康復。此法常用於拇外翻和腳趾變形人群的矯治,矯正和限制拇趾畸形發展。能延緩拇外翻惡化的程度,並且可以有效地預防一些併發症。

後者則適用於疼痛厲害、畸形嚴重的人。手術主要是將滑囊、增生的骨質切除。如果蹠趾關節內側的關節囊過松,可通過重疊縫合部分關節囊使其緊縮。拇內收肌腱切斷術和第一蹠骨截骨術也是常用的方法,要依據畸形程度選擇最佳術式。

應根據腳的形狀選鞋子

耿碩提示,人們應根據自己腳的形態,選取合適的鞋子。他建議買鞋時,宜選購一雙讓腳趾有足夠空間活動的寬頭鞋子,以減少鞋面對腳趾帶來的壓迫。另外,正確足弓設計的標準鞋子,具備較強的吸震、減壓效果,可保證行走時足部所承受的全身重量均勻分佈於腳底,不會因分佈不當而壓迫到腳趾,繼而導致韌帶發炎和鬆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