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談病解藥:癌癥真的能預防嗎?


程書鈞院士表示,其實防癌很 --> 很多人一聽到“癌癥”這個詞,馬上談“ 很多人一聽到“癌癥”這個詞,馬上談“病”色變。癌癥可以預防嗎?該怎么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973"腫瘤項目首席科學家程書鈞院士就這些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癌癥可以預防嗎?
腫瘤的發生是遺傳基因和生活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基因是內因,與人體是否具有腫瘤易感基因有關。攜帶腫瘤易感基因會增加罹患癌癥的風險。而外在環境與易感基因相互作用則會增加腫瘤的發病風險。目前發現,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大腸癌三種癌癥與遺傳基因因素關系較大外,大部分腫瘤的發生,環境和生活方式所起的作用都更大一些。從這個角度上看,腫瘤是可以預防的。

防癌生活方式
1、?控制體重
體重過高是多種疾病的誘因,控制體重對預防癌癥十分重要。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布的新版《食物、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癥預防》報告中證實了身體脂肪過多會增加患多種癌癥的危險性。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通過測算體質指數(BMI),就能簡單預測人們患上各種癌癥的幾率。其計算公式為: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在20—25之間,超過25則被認為是過重,30以上則屬肥胖。男性BMI每增加5點,患食道癌的風險會增加52%。對女性而言,BMI每增加5點,患宮頸癌或膽囊癌的風險會增加59%。
2、?少吃
現代研究表明,不少癌癥的發生與飲食和飲食習慣有關。暴飲暴食或者過多食用高鹽、高脂、油炸、腌制等食物都是可能的危險因素。改變飲食習慣、均衡膳食能幫助癌癥預防。
3、?加強運動
運動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氧。美國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快,通過氣體交換,可將一些致癌物質排出體外,降低癌癥的發病率。
此外,運動還能大大減少體內多余脂肪,運動后出汗可使體內的鉛、鍶、鎳和鈹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運動都可以達到預防癌癥的效果。只有長期的有氧運動才可以幫你降低膽固醇和體脂,如慢跑、游泳等,不僅能減少體重,更能夠強化免疫力,防癌抗衰老。

4、?注意家庭環境污染:家裝+廚房的油煙
很多建材里都含有致癌化學成分,裝修越豪華,讓身體受傷害的幾率越大。專家建議,裝修少用人造板材、少用大理石和花崗巖、少用油性漆等。另外,剛剛專修過的房裝修期間一定要開窗通風;裝修結束后至少要晾兩三個月才能入住。
此外,廚房的油煙是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危險因素。中國人飲食多油,偏愛炒菜,然而油及食材在高溫下會揮發出許多有害物質,對鼻、眼、咽喉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長期吸入這種油煙,還會導致哮喘惡化,從而增加患肺癌的機會。
5、?拒絕吸煙及二手煙
除了眾所周知的肺癌,吸煙還會導致鼻咽癌、口腔癌、食道癌,甚至膀胱癌、腎癌、胰腺癌和胃癌等,可謂“一支煙在手,全身都遭殃”。另外,美國環保局、美國國家毒理學項目、美國衛生部和聯合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都將二手煙列為確定的致癌物。美國衛生部稱,與吸煙者生活在一起的非吸煙者,肺癌危險增加20%—30%。另外,多項研究顯示,二手煙還會增加成年人乳腺癌、鼻竇癌、鼻咽癌,和兒童白血病、淋巴癌和腦癌危險。二手煙對身體的危害比一手煙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最好趕緊掐滅手中的煙卷,離煙霧越遠越好。
程書鈞院士表示,其實防癌很簡單,4個字概括就是“少吃多動”。腫瘤防治的重點應該轉到對癌前病變的早發現早治療上,癌癥篩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