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慢性腸炎的癥狀

慢性腸炎的癥狀有哪些

(1)消化道癥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余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2)全身癥狀:呈慢性消耗癥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四肢乏力,喜溫怕冷。如在急性炎癥期,除發熱外,可見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現。

(3)體征方面:長期腹部不適或少腹部隱隱作痛,查體可見腹部、臍周或少腹部為主,有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

并發癥

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霉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樣便。

(1)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本病典型癥狀為脂肪瀉。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狀或泡沫狀,常浮于水面多有惡臭味。多伴腹脹、腹痛,有乏力、體重下降、出血等營養不良表現,病程長,病情時輕時重,做X線鋇餐檢查有利診斷。

(2)腸結核:起病緩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陣發性絞痛,腸鳴音增強,常有大便習慣改變,干、稀交替。輕者僅有稀便,重者為粘液膿血便。可有惡心、嘔吐、腹脹,食欲減退。體檢僅有右下腹壓痛。輔助檢查:血沉增快,結腸菌試驗陽性,大便培養可找到抗酸桿菌。給予纖維腸鏡檢查以確認本病。

(3)克隆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起病緩慢,有消瘦、納呆、乏力等表現。腹痛位于臍周或右下腹。腹瀉初為間歇性,以后漸為持續性。日行3~6次,軟便或半液狀。右下腹壓痛,可觸及包塊。晚期呈現消瘦、貧血、腸吸收不良及電解質紊亂等表現。腸系膜動脈造影或內窺鏡及活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

(4)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本病原因不明,是與免疫有關的慢性病,多以潰瘍為主,累及結膜粘膜,以青壯年多見。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壓痛明顯,伴腸鳴音亢進。有食欲減退,體重下降及營養不良等癥狀。可行乙狀結腸鏡和活組織檢查以利診斷。

(5)胃腸神經官能癥:此病是高級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胃腸功能障礙。起病較慢,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表現神經性噯氣、厭食、嘔吐、精神性腹瀉、結腸激惹癥,脾曲綜合征等。

(6)強制性脊柱炎。像是慢性腸炎、反復尿路感染、銀屑病等,在一些病人的眼里都是輕易不傷及人性命的疾病,但就是這些疾病卻會引起人體骶髂關節發生炎性改變,導致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當身體關節有疼痛時,不要急于用藥,消炎藥或是鎮痛藥等雖然能暫時緩解痛感,但對某些疾病的治療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有時還會因為掩蓋了病情的本質而給后續治療帶來困難。

預防保健

(1)慢性腸炎預防:慢性腸炎經過及時適當的治療,預后良好;如長期反復腹瀉,致脾胃氣虛,病久及腎,病情加劇。若腎虛進一步發展,既不能溫運脾陽,又不能固攝于下,而致泄瀉無度,則病情趨亡陰亡陽之證,預后多不良。

(2)慢性腸炎預防:要加強鍛煉,增強體質,使脾旺不易受邪;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蒼蠅,加強飲食衛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燙洗,要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

(3)慢性腸炎保健:注意休息和增加營養,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湯、粥湯等。若虛寒腹痛泄瀉者,亦可予以淡姜湯飲之,以溫振脾陽,調和胃氣。忌食辛辣炙B032、肥甘厚味之品。在有條件情況下,配合紅外線,蠟療、拔火罐、針灸、氣功等療法,以提高療效。另外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強烈刺激,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