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警惕!白領一族易患“信息焦慮癥”

PClady獨家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時代,各種短信,咨詢鋪天蓋地,所謂信息焦慮癥,是由于人們吸收過多信息、給大腦造成負擔形成的。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接受過多繁雜信息,大腦中樞來不及分解消化,便會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被稱為“信息焦慮癥”。

信息焦慮癥的高發人群

信息焦慮癥一個在現代科技發達才出現的新名詞,現在科技通信發達,信息的傳播速度之快,從各種重大事情的發生人們便能知一二,不過大量信息的傳入卻反而令人們這些都市人患上信息焦慮癥。從日常生活上看,每天連續看電視、聽廣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的人都很容易引發焦慮。從職業來講,記者、廣告員、信息員、網站管理員、情報人員、監聽人員、間諜等都是該癥的高發人群。

信息焦慮癥的表現癥狀

信息焦慮癥患者每天都將大量時間花在上網瀏覽信息,看報紙、雜志上的很多工作者,一旦家中或單位出現網絡堵塞、電視斷電、電子讀物無法打開等現象,這類人會感覺極其不適應,變得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漏掉重要的信息和新聞,害怕給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并引發精神、生理上的反應,出現失眠、頭痛、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癥狀。

PClady獨家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信息焦慮癥的分級

信息焦慮癥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疾病,但由于近年來發病率增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大對其關注,而有關研究者也按照其癥狀輕重把疾病分為四級:

一級:信息焦慮。在沒有信息輸入的時間或地點,他們會對著周圍的一個墻壁、一張紙,甚至自己的手掌心發呆,沒準這時候他們正在思考某個游戲的復雜步驟。這時候患者表現為交際能力減弱,脈搏升高,面部肌肉呈紅漲狀態等。

二級:信息恐懼。有的患者在持續24小時以上沒有接受信息的情況下,會出現一種恐慌狀態。這時患者往往豎起耳朵,處于戒備狀態,手機上突然閃出的一格訊號或八卦新聞,都會讓他感覺到被信息刺激的感覺,此時他的情緒很容易發生劇烈變化。

三級:信息抑郁。當沒有得到相應的信息刺激,或者他對所獲得的信息質量感到失望,患者有時候希望有更大劑量的刺激。如果缺少這種信息來源,患者會表現出情緒上的激烈對抗,變得郁郁寡歡,由于生活規律的紊亂,還會出現腹瀉等腸胃問題。這時,患者容易自我隔離。

四級:信息躁狂。每天接到幾十個乃至上百個電話和信息,讓患者潛意識有一種英雄心態,覺得周圍人誰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對人還有點兒過于傲慢,而這種自我意識很容易在現實世界中觸礁,導致他忽而出現懷才不遇的悲哀,忽然因為自己的英雄情節興致勃勃,忽而出現失敗后灰暗至極的感覺。

PClady獨家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白領如何克服焦慮癥?

其實,“信息焦慮綜合癥”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擔心會轉變為精神疾病,只要你能意識到起病的原因,并正確治療,還是可以有效緩解的。以下的方法可以幫助你:

不妨作深呼吸

要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減少娛樂,嚴禁飲酒;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當你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于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

選擇性接收信息

現代生活的所有信息,若想要全面接收是不可能,只會搞得自己腦袋爆炸而已。把信息進行良好歸類,及時放棄那些自己并不必需的信息,有利于大腦清理。此外,每天接受信息的媒體應不超過兩種。

轉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讓你心煩緊張,你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把視線轉向窗外,使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獲得松弛,從而暫時緩解眼前的壓力。另外,也可以培養多方面的愛好,因為信息焦慮者也可能往往是過分依賴信息工具且工作認真的人。如果培養一個別的興趣愛好,如聽音樂、玩樂器等,都可能會轉移自己這種過分的信息依賴。

安靜一下清理思路

列出每天的工作計劃,盡量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每天讓自己有一小段信息空白的時間,好好沉靜一下,或者發呆,或者沉淀一下雜亂的思路;而且每周也該有數小時的空白時間讓大腦不去工作,每月、每年都該休個假。

放慢生活的節奏

要想治療信息焦慮癥,首先不要有與人比較的心態。每個人的經歷、專長不同,沒有比較的真實意義,而且經常與別人做比較,會讓自己過得很累。無論個人對信息的掌握多么全面,遺漏總是難免的。況且很多時候,信息也并不是決定成敗的惟一因素。因此,平時工作時感到很累的人應適當放慢一下生活節奏,不必整天想著信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