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動作遲緩疑為帕金森早期癥狀

帕金森,一種常發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其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等。經研究發現,動作緩慢疑為帕金森早期癥狀,具體如下: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張振馨說,帕金森病早期可能發生嗅覺消失、便秘、睡眠障礙、震顫和動作遲緩等問題,關注帕金森,不要放過———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張振馨日前指出,帕金森病在發病早期就有蛛絲馬跡,關注老年人的一些癥狀有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

張振馨介紹說,帕金森病早期可能發生嗅覺消失、便秘、睡眠障礙等問題,可以通過嗅覺檢查、影像檢查等手段進行早期診斷。“帕金森病最容易通過震顫和動作遲緩等癥狀診斷。”

據了解,帕金森病的早期癥狀一般分以下情況:靜止性震顫,肢體在靜止時出現不自主的有節律顫抖;肌強直,患者感覺關節僵硬及肌肉發緊,會出現表情呆板的“面具臉”;運動遲緩,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細動作變慢;姿勢和步態異常,如起步困難,一旦開步,步伐小而快,不能及時停步。有時患者還會合并出現語言減少和聲音低沉單調、吞咽困難、流涎等癥狀。

“不要等到帕金森病影響到生活質量了才進行治療,一旦確診,就要立即治療。”張振馨強調,“帕金森病發展到晚期,臨床表現極其復雜,因此剛被診斷出帕金森病的患者,應重視早期治療。”

據了解,在國外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1年內就能及時就診,而在我國,患病2年以上才就診的患者為13.6%。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組長、上海瑞金醫院陳生弟教授指出,醫療經濟負擔重是一些患者拖延治療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新藥進入醫保,將大大減輕帕金森病患者的經濟負擔。

今年4月11日是第1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在50歲以后發病。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為1.7%。

綜上所述,動作遲緩疑為帕金森早期癥狀,帕金森現已經是中老年人群的常發病。相關帕金森的信息可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