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夏天吃姜四個好處 生姜要不要去皮

姜是廚房不可少的調味食材,而夏季是吃姜最好的時節,夏天吃姜可以防治腸胃炎、排汗降溫、祛除風寒,關于吃姜要不要去皮是人們疑惑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姜要怎么吃最好。

一年之中夏季吃姜最好

話說得好,“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因此,夏天吃姜對身體更好,中醫認為,姜益脾開胃,止嘔,溫經散寒,解頭疼、發熱,調理痼冷沉寒、霍亂腹痛、吐瀉之疾等。

而夏天吃姜的好處在于:由于夏天炎熱,人們習慣貪涼,喜服寒涼之品,夜間又感受夜寒,易產生暑濕,影響脾胃,所以夏季人們胃口不好,少食厭膩。針對這種情況喝一點姜湯或做菜時多加點姜,即可散寒祛暑,又可以治療因吃不潔食物而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

夏天吃生姜有四個好處:

1、防治腸胃炎

夏季,細菌生長活躍,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腸胃炎。適當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沸水沖泡后飲之,能起到防治腸胃炎的作用。

2、排汗降溫

生姜中的姜辣素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環,使毛孔張開,排汗量增大,隨著汗液可帶走體內的余熱,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3、祛除風寒

夏季常吹空調,易受風寒,引起傷風感冒。喝點姜糖水,有助于驅除體內風寒。暑熱和風熱引起的感冒則不宜飲用。

4、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涼的食物,會導致脾胃寒涼之氣過盛,出現心悸、惡心等癥狀,食用生姜有助于溫脾胃,以防病癥嚴重。

吃生姜要不要去皮

很多人吃生姜,卻不知道是否需要去皮。中醫認為,生姜味辛、性溫,有發表健胃等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涼,具有行水、消腫的作用,故“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通常生姜皮最好不要去掉,可保持生姜藥性的平衡,充分發揮生姜的整體功效。有以下幾種情況應去姜皮:

1、脾胃虛寒者,或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涼食品,應去姜皮;

2、患風寒感冒時,喝生姜紅糖水,此時生姜最好去皮;

3、用生姜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不適時,姜皮應去掉;

4、治療水腫時,不去皮,因為姜皮有利水作用。

此外,做菜時,可適量加入姜絲;早晨起床時,可先喝一杯水,再將生姜切成薄片,取四五片用開水燙過后,放入口中,含10~30分鐘后咀嚼咽下。

不要吃腐爛的生姜

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夏季是吃姜最好的季節,吃姜要不要去皮這要看個人情況,在吃姜之前要先看看姜是否有腐爛情況,如果是腐爛的姜應該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