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秋季養生——飲食起居

導語:“立秋”是由夏季過度到秋季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傳統節氣里的一個重要節氣。氣溫也漸漸涼爽,也是秋收的季節。那么秋季養生該如何養呢?起居飲食上我們又該注意些什么?下面來看中醫專家教你如何在秋季養生?

值此時節,公眾在起居和飲食上應該有所講究,起居宜“早睡早起”,飲食需“少辛多酸”。

中醫認為,天人相應是養生的一種方法。立秋后,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在起居上應做到“早睡早起”,因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

立秋時節,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早晚溫差大,白天仍然炎熱。此節氣中多加強睡眠時間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補償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養收之道”的養生原則。“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

睡前可吃些養心陰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等;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助睡眠。立秋以后氣溫由熱轉涼,人體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欲開始增加。因此,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而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肝。

此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立秋之后,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需要提醒的是,秋季雖然是進補的季節,但也不能盲目進補,要視自己的身體需求而定。普通人從日常飲食即可得到足夠營養,不用補。

溫馨提示:秋天氣候干燥,同事秋季也是養生的最佳時節。中醫講究“天人合一,秋天,人體必需養好脾胃,才能夠更好的為冬天做好準備。因此秋季養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