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立秋養生 祛暑滋陰食療應對秋膘

立秋到來,秋老虎又來了。此時養生,既要注意祛暑清熱又要注意滋陰潤燥。所以,初秋的飲食很講究科學。下面,由養生網小編支招,教你如何調整飲食,健康度過初秋。

一人一道潤燥菜 立秋健康吃出來

立秋后“秋老虎”肆虐,此時既要祛暑清熱,又要滋陰潤燥。一方面,立秋后暑熱未消,過多溫熱補養的東西還吃不下去。另一方面,如果還像夏季一樣多吃瓜果等寒涼飲食,又容易拉肚子傷身。因此,初秋的飲食很有講究。

主食:潤燥粥

“秋季防燥生津最好要多喝水,多吃秋季豐收的蔬菜水果。”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張艷介紹,秋季清晨醒來喝杯水,能稀釋血液,能減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中老年脾胃虛弱之人和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初秋早餐宜食粥,有利于和中益胃生津。

推薦飲食:山藥百合大棗粥

原料及做法: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適量。將以上原料洗凈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胃的作用。

配菜:王宜推薦雙海生津

秋季氣候多變,是流行性☆禁☆感冒、咽喉炎等疾病逞兇的時節。廣安門醫院食療營養部主任王宜介紹,為了增強抵抗力,初秋可適當攝入牡蠣、蝦蟹魚、海帶、蜇皮等海產品,攝入蛋白質及鋅元素,改善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等問題。

推薦飲食:雙海生津

原料及做法:海帶100克,海蜇皮50克。海帶、海蜇皮洗凈,海帶加熱至熟切絲,海蜇皮切絲,隨后兩者混和加入姜末、醋、糖、麻油調制而成。

功效:潤肺清熱,補血美容。對慢性干咳、咽喉炎等有益。

湯:推薦老鴨湯

秋季養陰最適合吃鴨子,但著名養生專家王鳳岐介紹,從養生角度講,鴨子無論是油炒、煎烤、鹵醬著吃,都會有油、鹽過量的問題,所以最好是煲湯。如想在湯里加點“補藥”,王鳳岐建議應放具有滋陰或健脾、補氣功效的食材,例如山藥、黃芪、枸杞、沙參等。

推薦飲食:沙參百合鴨湯

原料及做法:北沙參30克,百合30克,肥鴨肉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鴨肉切成小塊,與百合、沙參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文火慢燉,待鴨肉熟后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貼秋膘:烙餅卷肉菜

都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這烙餅卷雞蛋如果吃好了,還有健康“貼秋膘”的作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介紹,在伏天常吃的這幾類面食當中,烙餅的營養保存得最好,因為不過水,各種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最小。如果用雜糧面烙餅,卷上時令蔬菜,則更加健康。

推薦飲食:烙餅卷肉菜

原料及做法:面粉、時令蔬菜、雞蛋或熏肉、油、鹽適量。面粉加溫水揉成團,搟開成大片,淋上少量油抹勻,撒少量鹽、干面粉,卷起切小段,按扁后搟成餅狀,入平底鍋小火烙熟即可。卷入蔬菜及蛋或肉吃。

功效:營養全面,健康“貼秋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