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避孕藥增加乳腺癌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一項新的統計分析發現,50歲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可能跟她們近期內服用避孕藥有關。但研究人員強調,對于大多數年輕女性來說,相對于避孕藥會導致乳腺癌的風險,它在降低其他癌癥風險方面的作用更不應該被忽視。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的伊麗莎白-比伯(Elizabeth F. Beaber)說,這些結果并不足以改變臨床實踐和阻止所有女性服用避孕藥。

過去的一些研究表明,避孕藥中所含的激素,可能“喂養”對激素敏感的腫瘤,從而提高年輕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甚至還會帶來額外的健康風險。

但是,比伯的研究團隊指出,避孕藥在幾十年的不斷發展中,其激素含量已經下降到只有原來的10%左右,常規口服避孕藥雌激素含量從150微克已經下降到20微克,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激素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而很多的研究所采用的數據,仍然是早已停止使用的配方。

該團隊分析了大量醫療服務體系提供的數據,跟蹤了避孕藥處方和乳腺癌診斷,以研究避孕藥給女性帶來的健康風險。他們比較了1102名浸潤性乳腺癌患者,和21952名沒有罹患癌癥的同齡女性,在1990年至2009年間的數據,在一年內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比從未使用或者在一年以前使用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有所增加。20-49歲的對照組女性服用避孕藥,僅有13%的女性患上乳腺癌,而研究對象服用避孕藥患乳腺癌的風險則增加了50%。

避孕藥中所含高劑量的雌激素或黃體酮(孕激素),與癌癥發病風險增加關系密切。比伯說:“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在一年內使用高劑量雌激素的配方,合成黃體酮(ethynodiol diacetate)和特定三相口服避孕藥,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風險。而其他配方,包括低劑量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似乎并未與風險升高有關。”

使用高雌激素或高合成黃體酮避孕藥,患乳腺癌的風險,是沒有服藥女性的2.6倍,而使用炔諾酮、黃體酮和三相避孕藥,其風險更是高達3.1倍。總的來說,激素依賴性腫瘤的風險略高于其他類型的腫瘤。

但是,癌癥家族病史等因素,也可能影響其結果,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不同的避孕方式為什么以及如何影響乳腺癌的風險。

據美國癌癥協會統計,只有1%不到的女性在40歲前患乳腺癌,在此基礎上增加50%的發病風險,也并不意味著會有大量的女性患上乳腺癌。

而且,在停藥之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還會逐步降低,在停藥10年后,其風險就會完全恢復正常水平。

事實上,對于女性來說,避孕藥仍然是非常安全的,尤其是對于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避孕藥對于女性健康的積極作用才是至關重要的。

比伯和合著者承認,他們的研究結果需要更謹慎的解釋和更多的研究對象來進一步完善。

比伯說:“最重要的是記住,乳腺癌在年輕女性中非常罕見,我們不應該因此而忽略口服避孕藥對其他健康的建立的好處。”

避孕藥可以幫助女性預防盆腔炎,降低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和腸癌的風險,還有助于女性保持骨密度。

所以,年輕女性在權衡避孕藥帶來的健康利弊時,也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并且,還可以通過控制體重、戒煙等方式來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周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