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孩子自尊心太強怎么辦

我家孩子什么都好,讀書也很高,就是自尊心太強,什么都要第一名,請問孩子自尊心太強怎么辦?

心理學家Ph.D. Laura Smith和Ph.D. Charles Elliott,曾經用氣球對兒童的自尊心作了形象的比喻:“一個沒有氣的氣球毫無價值,然而氣充得太滿會容易脹破;只有氣充得不多也不少,才會兼具觀賞性與安全性。” 我們為何會面對如此多充得過脹的"氣球"?怎樣才能安全地給他們“放放氣”呢? 每個人都是贏家嗎 新澤西州的Jen Singer太太有兩個兒子,她回憶起大兒子的武術課程,“一次班上老師要求同學們把希望問的問題都寫出來,然后貼進教室的櫥窗里。其中一個寫道:‘為什么我一次也沒參加過空手道訓練,卻得到了一條榮譽腰帶?’” 好問題。答案是:對大多數教練來說,榮譽腰帶的意義在于它是一個群體獎項,類似于集體獎,而慢慢失去了作為表彰突出者的紀念作用。 現實中總有一些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優秀一些,這些孩子就會成為別人的榜樣。然而目前很多的小學都競相開展一種“以孩子為中心——child centered”的課程,年級的差別被打亂,以此避免有些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同時,現在學生的學業成績是保密的,因此好學生很難顯現出來,也就失去了榜樣的作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多孩子遇到困難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沒什么大不了”,而且他們很難發現自己在一些方面落后了。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孩子們對此也甚為不滿,他們希望在一個目標明確的環境中成長,像現在這樣每個人都是贏家,沒有人能脫穎而出實在不怎么樣。 “看得到的進步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個體進步的肯定,會給別的孩子帶來壞影響”,加拿大UBC的心理學家Ph.D. Kathleen Vohs說,“孩子們能從中發現一些人比其他人在某些方面優秀,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就能學會如何更好地應對這類問題。” 關于紀律的困惑 目前存在這樣的事實:我們過于關注孩子的情感而大大忽視了溺愛所造成的風險。我就是這樣的母親,我們中大部分人也是。舉個具體例子:我給孩子制定了“不在廳里吃東西”的紀律,不過到目前為止,家里的兩個孩子誰也沒把我的話放心上,沙發從來都是沾滿面包渣的。我們自己是否也享受過這樣的“寬松”環境呢?這非常值得懷疑。 想想我們自己的父母吧,他們何時會因為一項有益于我們的紀律而因孩子執行“困難”而放棄呢?現在很多父母都覺得制定和嚴格執行一項限制孩子的紀律是違反天性的,如果硬要這么做只會產生愧疚的心理。請想想,放任孩子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成長就真的讓他高興嗎?

面對一個滿臉淚痕、可憐兮兮的孩子的確不是一件容易事。然而對孩子來說,重要的是學會從逆境中走出來,來自父母或者別人的批評不是什么世界末日。“孩子的天性是自私的,他們不愿意受限制。而父母的重要責任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并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有意識地讓孩子經歷些風雨,讓他面對各種各樣的負面環境對孩子十分有利。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能經歷各式各樣的“磨難”,那等他長大以后一定會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對于現代人社會適應性的研究顯示:在所有能力排行中,自控能力和忍受挫折的能力遠遠領先于自尊

心。 因此,事實就是:你可以讓你的孩子違反所有你指定的紀律,然而總有一天,他不得不面對那些他無法違反的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