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哪些運動可以改善情緒?


近年來,很多人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如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經濟壓力等。因此,不少人不懂得適當地釋放自己的壓力,長期壓抑自己,從而導致情緒抑郁煩悶,患上一些心理疾病。其實人們可以在工作之余,多做些運動,運動可以幫助人們改善情緒,調整心情。


確實如此,一項研究表明,運動有助于改善人們的情緒。因此人們如果感到情緒壓抑,可以嘗試著練下瑜伽、普拉提、騎自行車、舉啞鈴或是打太極等。


一、練瑜伽:更自信。

一項研究發現,每周3次,每次1小時的瑜伽可以提高體內神經傳遞物質的水平,緩解焦慮,使人自信。每天在家中練習10分鐘即可。瑜伽新手應學會正確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氣,數5秒,保持2秒鐘。再用鼻子慢慢呼氣,數5秒,徹底排出肺部空氣。


二、普拉提:睡得香。

阿帕拉契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練習普拉提有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紐約普拉提專家阿里西·烏加羅建議,每周練習3次,每次1小時,可明顯改善睡眠。


三、自行車:添能量。

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發現,騎30分鐘自行車后,運動者會感覺渾身更有勁。自行車訓練指導專家里克·梅奧建議,每周應中速或慢速騎自行車3次,每次15分鐘。


四、舉啞鈴:清思維。

一項研究發現,參試者每周進行低強度舉重運動3—5次,一個月后,其認知能力顯著提高。專家建議,每周應練習舉啞鈴3次,啞鈴重量最好為1.4—1.8公斤。


五、打太極:減壓力。

《英國體育醫學雜志》和《美國醫學協會雜志》刊登多項研究表明,太極拳不僅要求四肢和身軀協調、動作柔、呼吸有節律,而且精神要高度集中,排除雜念,有利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進而排解壓力。每天練太極拳20分鐘,減壓效果最佳。


溫馨提示:擁有良好的心情,這樣才能有效地遠離疾病。現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應該要經常地進行運動。因為運動有助于改善情緒、釋放壓力。因此,人們在忙于工作的時候,也應該多抽些時間來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