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_多留意體溫的變化

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無論嚴冬酷暑,對正常人而言,體溫總能維持在正常範圍之內。那麼,人的體溫如何形成?體溫恒定的意義是什麼?人體又是怎樣使自己的體溫保持相對恒定的呢?


四季養生網健康專家為大家解答:

問題一: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回答:一般成人清晨安靜狀態下的口腔(舌下)溫度波動於一個狹小的範圍(36.3~37.2℃)且不同個體的正常體溫略有差異。體溫可因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稍有波動。一日間,下午比早晨為高,一般不超過1℃。在劇烈運動、勞動或進餐後體溫可暫時升高。婦女在月經前和妊娠期體溫常高於正常。

問題二:人的體溫如何形成?

回答:從產熱與散熱角度看體溫的形成
人的體溫是指人身體內部的溫度。我們知道,溫度是物體所含熱量多少的標誌。那麼,體溫的形成則是因為人體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腦、內臟、肌肉、皮膚及其他各個器官在功能活動中均產生了一定的熱量,而這些熱量通過汗液蒸發、傳導、對流或輻射等多種方式進行散發,人體所產熱量散發出去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這些熱量在體內的積蓄形成體溫。
問題三:人體又是怎樣使自己的體溫保持相對恒定的呢?
回答:從神經調節的角度看體溫的調節
恒定的體溫是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所必須的。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導致生命活動紊亂,甚至是死亡。而體溫的相對穩定則是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神經調節的角度看,體溫調節是在體溫調節中樞的作用下,使機體產熱和散熱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具體地說,當機體所處環境的溫度變化時,感受器將接受刺激產生興奮,通過傳入神經傳遞至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通過中樞的分析、綜合,使有關神經興奮並引起機體的相應變化,調節機體的產熱量與散熱量,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
當機體所處環境溫度較低時,在寒冷刺激下,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的血流量,使散熱減少。同時引起皮膚的立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骨骼肌通過不自主戰慄使產熱增加。另一方面,還會通過大腦引起相應行為,如增加衣服、烤火取暖等措施減少散熱。而在高溫環境中,皮膚血管舒張,增加皮膚血流量,汗腺分泌加強,通過汗液蒸發散熱,並通過一定的方式減少產熱。維持產熱與散熱平衡。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在低溫還是高溫環境中,當體溫恢復正常後,機體的產熱量與散熱量都會保持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