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誘發“電腦脖”七大原因 怎樣預防頸椎病

越來越多的白領和中小學生成了“電腦脖”,在學習生活之餘,飽受頸椎病的折磨。財務、流水線作業、文字工作、等行業的得病率分別佔據了前七位。那麼誘發“電腦脖”的原因有哪些呢?怎樣預防頸椎病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

誘發“電腦脖”七大原因

1、年齡因素

頸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從20-25 歲即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逐漸增加,而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化是頸椎病發生發展中最基本和最關鍵的基礎。另外,小關節和各種韌帶的退變也是重要的原因。

2、慢性勞損

是指長期的超過正常範圍的過度活動或姿勢不當帶來的損傷,如睡眠姿勢不良、枕頭高度不當或墊的部位不妥;工作姿勢不當,如長期低頭工作者;不適當的體育鍛煉也會增加發病率,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外傷

頭、頸、肩部的外傷容易誘發頸椎病,病人往往在輕微外傷後突然發病,而且症狀較重。

4、咽喉部炎症

當咽喉部或頸部有急性或慢性炎症時因周圍組織的炎性水腫,很容易誘發頸椎病或使病情加重。

5、代謝因素

由於各種原因所造成人體代謝失常者,特別是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者,往往容易產生頸椎病。

6、精神因素

從臨床實踐中發現,情緒不好往往使頸椎病加重,而頸椎病加重或發作時,病人的情緒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動和發脾氣,頸椎病的症狀也更為嚴重。

7、生理因素

如發育性椎管狹窄,此類人群多易發生頸椎病;再如頸椎的先天性畸形,像先天性椎體融合、顱底凹陷等情況都易誘導頸椎病的發生。

怎樣預防頸椎病

坐車別打瞌睡

避免頭頸部損傷是預防頸椎病的有力措施。頸部跌撲傷、碰擊傷及揮鞭傷,均易發生頸椎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有些不易引起人們注意的外傷,例如坐車打瞌睡,遇到急刹車,頭部突然後仰,可造成頸椎揮鞭性損傷;有些青少年體育運動不得要領或運動前的準備活動不足,均可能造成運動損傷。一旦發生外傷,應及時治療,以防止發展成為頸椎病。

伏案太久要抬頭遠視

頸肩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是發生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的不良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糾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軟組織慢性勞損,對預防頸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定期改變頸部體位。對某些由於職業上的需要,頭頸僅向一個方向不斷轉動或相對固定者,應注意在頭頸部向某一方向轉動過久之後,再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並在短時間內重複數次。當伏案工作過久之後,應抬頭遠視半分鐘,以緩解頸部及眼睛的疲勞。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選擇一定的運動項目,進行增強肌力和增強體質的鍛煉。

高枕、低枕對頸椎都不好

一個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時,即每天有1/4~1/3的時間是在枕頭上度過的, 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後,頸肩部肌肉完全放鬆,只靠椎間韌帶和關節囊的彈性來維護椎間結構的正常關係,如果長期用高度不合適的枕頭,使頸椎某處屈曲過度,就會將此處的韌帶、關節囊牽長並損傷,而造成頸椎失穩,發生關節錯位,進而發展成頸椎病。合理的枕頭必須具備兩項:科學的高度和舒適的硬度。對枕頭的高度,不宜過高,亦不宜過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頜肩線(下頜角至肩峰的距離)或手掌橫徑,作為側臥或仰臥的高度,此高度適合絕大多數人。枕頭應有適當的彈性或可塑性,不要過硬,以木棉或穀物皮殼較好,應用後可以形成馬鞍形。

落枕是頸椎病信號

落枕,說明頸椎周圍的韌帶已鬆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這稱為“頸椎失穩”,而且椎關節已可能發生“錯位”,可累及椎間盤,使骨質增生加速,發展成頸椎病。

仰臥更適宜,左右要交替

人體軀幹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側臥時,脊柱因床墊的影響而彎曲,如果長期偏重於某一側臥位,脊柱會逐漸側彎,輕者醒後腰背僵硬不適,需要起床活動方可恢復正常,重者可發展成脊柱病。睡眠應以仰臥為主,側臥為輔,要左右交替,側臥時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俯臥、半俯臥、半仰臥或上、下段身體扭轉而睡,都屬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

避免頸部冷刺激

人的頸椎間盤從20~25 歲即開始退變,55歲左右達到高峰,故55歲以上的老人,頸椎多有退行性改變,因此更應重視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冬季應注意防止頸肩受寒,尤其睡眠時,以避免因冷刺激誘發頸椎病和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