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健體:運動傷害的急性處理方式

最常見的運動的損傷就是肌肉損傷,受傷部位最初的變化是組織破壞、血管破裂出血和發炎反應,出血停止,煙血腫脹吸收,發炎消退,肉芽組織形成。最後階段是組織修護,疤痕組織形成,同時組織黏連,斑痕收縮,傷部會僵硬,活動因而受限。認識整個過程,有助於理解運動傷害的處置和治療的方式。

運動損傷的急性處理應立刻採用以下步驟:

(1)保護固定;(2)休息;(3)冰敷;(4)加壓包紮;(5)抬高;(6)送醫進一步檢查治療。治療處置後,接著是運動複健使水腫吸收,保持肌力,預防肌肉萎縮,逐漸恢復關節活動度,也防止黏連,並促進神經血管功能。復原期的運動複健,也是著重於促進癒合和骨骼關節機能恢復,方法是增加抗阻和負荷活動,伸展肌腱韌帶,增加關節活動度和穩定度,並訓練本體感覺的恢復,包括統合、平衡、力量移轉、對位置改變的反應和敏捷度,以其功能快速回復正常,即有時癒合的組織會肥厚,經訓練後強度反而更強。

運動不足,並沒有運動效果。但是運動太多、太常、太急、太快、太少休息,則容易造成傷害。因此運動千萬不能過度,更不能逞強,必須適時、適量、適地,因人而異,循序漸進,正確的運動;不但要注意天氣變化,也要留意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狀況,疲勞時,很容易缺少注意,反應變慢而在活動中受傷。競賽時更是要格外小心,要安全運動。